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腊前到处见梅蕊,影落寒窗只自知。


珍重西江三昧手,玉溪西隐看横披。

山水孤根畔,行吟不尽情。


花为天下白,人比圣之清。


冬日真无对,春风合主盟。

晚香梅落小池春,老意闲随岁事新。


山霭乍收斜日澹,一轩恰醉两三人。

相逢暗香底,又见一年梅。


枝既尔许瘦,花犹如此开。


桥横红叶径,山晚白云堆。

绛纱中单发幽芳,不肯只作脂粉妆。


取蜡为花付禅老,护寒却有麝脐香。

昨夜花神有底忙,先教踏白入南邦。


冷将双眼窥春破,肯把孤心受雪降。


松弟得兄呼最长,竹君取友叹无双。

老梅手植几何年,一见风标姑射仙。

特地留为滕六伴,笑他大欠曲生缘。

孤高直是难谐俗,开落从渠莫问天。

偷得湖斋半日闲,有梅此地即孤山。


瘦边似我腰全沈,白处怜渠鬓亦潘。


惟有竹君同所好,岂容蝶使戏其间。

柴门尽日少蹄轮,坐对横窗数点春。


心向雪中偏暴白,影来月下亦精神。


十分洗尽铅华相,百劫修来贞洁身。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玉堂不闭东风骤。
一夜琼枝瘦。
香雪乱侵衣,梦醒江楼,羌笛谁家奏。

江南气候足妍和,燕地风沙本自多。


惟有梅花解人意,乡关客舍共芬华。


当年花里故人别,今日花前为谁折。

家住罗浮山下村,千株万株对柴门。


一一峰头种梅树,家家宅畔有梅园。


忽惊海上春光早,转觉山中花事繁。

我醉梅花下,思君画梅枝。


瑶华看不足,画里或传奇。


绮月乍图影,香风时冷肌。

独对楼前雪,闲吟卷里梅。


人非今日会,花忆往年开。


驿使春难寄,瑶台梦不来。

春色满瑶台,梅花犯雪开。


不言芳意晚,乃发艳阳来。


桃李宜相照,冰霜幸未摧。

梅岭候偏宜,梅花岭上窥。


报瑶人去远,踏雪马行迟。


驿使春前发,乡心笛里知。

曾是孤村一种春,石阑深处似无邻。


纵临夜月仍怀土,犹抱明珠不赠人。


南国冷微偏独懒,此心愁尽始相亲。

一边阴气落郊原,当槛梅花反觉温。


谁解辟寒清似玉,却疑衰白老于园。


身仍处子初临月,心乃层冰未托魂。

松竹隆冬共结盟,不同桃李竞春英。


武昌太守人都说,官与梅花一样清。

梦断罗浮玉作尘。
谁认前身。
难认前身。

露花香。
露衣凉。
池上芙蓉欲避霜。

朔风吹作十分寒。
见万里、黄河生骨,彻底琉璃照远天。


巧匠琢为山。

钿蝉金燕内家妆。
画鸦黄。
掩明珰。

朔风吹雪障江梅,不著诗攻不解开。


正恐与花无半面,胡然有意及三杯。


清凉怕逐炎炎去,澹泊曾参的的来。

谩取山樊作二难,只今风味若为班。


斜窥浅碧洛神赋,瘦怯轻寒姑射山。


小辍殊杯清影下,竞留新绝翠微间。

底处冲寒欲放梅,柴门雪压为伊开。


酸风不管攲纱帽,冷艳终朝粲玉杯。


尚觉西湖三径远,先吹东阁五言来。

看花容易咏花难,自古何人立首班。


东阁五言还水部,西湖一径指孤山。


度墙野月黄昏后,啄雪幽禽去住间。

老去风光报答难,树头春律喜新班。


忽惊断岸一番雪,便忆故园千叠山。


斜日淡烟茅舍外,冷香幽韵竹篱间。

腊天寒,晓风劲,幽香频吐。
精神绰约,谁羡姑射居处。
江南探春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