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紫檀烟凝鹤回翔,清磬泠泠出上方。
岩畔异花熏讲席,涧边修竹护禅房。
东林结社莲初种,南岳分春茗乍香。
颇厌东征道路长,回头十日离乡邦。
扫愁酌酒虽云独,照影挑灯却暂双。
打并馀花风动地,迁延残夜月留窗。
寒宵一宿横山下,共话孤灯睡去迟。
风静滩喧惊却梦,忽疑溪雨到来时。
懒逐轮蹄走市廛,却来林下重盘旋。
天开图画丹青绕,岚近楼台紫翠连。
春水落花孤岛外,夕阳归鸟片帆前。
系马村家日又曛,海偏风俗转愁闻。
居人半葬鲲鳅腹,黎贼长依虎豹群。
怪石青天仍滴雨,峦山白昼亦霾云。
披蓬探隐,到幽草溪头,碧阴山曲。
竹韵松姿,媚却吟眸诗腹。
是处翠峰成簇,更新秋、雨凉如沐。
山穷得平野,绝顶散牛羊。
垂柿低含雨,高榆迥受霜。
举头空碧落,四面尽青苍。
身置烟霄上,扶藜一叩扃。
云流藏殿阁,树老断青冥。
坐石双旌合,看花数骑停。
旧业承三世,何妨更卜居。
秋山人未去,老树叶先疏。
作客偏闻雁,临渊且钓鱼。
杨枝摇漾飞轻絮,避居曾向山中住。
梅花绰约临波开,泛舟仍自山中回。
青山顾我忽无色,此来知与青山别。
积铁立千仞,行人堕苍黑。
危风动山根,侧见雷雨人。
阴崖闭长廊,鬼火白日出。
晓窗愁独坐,寒气逼轻衫。
人静花初落,烟深竹半芟。
乡心云外鸟,客梦雨中帆。
木叶辞秋林,林疏瘦山骨。
寒蝉发秋吟,声声戛清越。
寂然登高峰,遐情不可遏。
未到横山日欲曛,一行童仆自成群。
烟迷炮响乡心碎,猿啸鸦啼小径分。
鸟道行迟头上月,羊肠步健足生云。
逼仄羊肠险,崎岖鸟道赊。
溪深桥独木,泥滑径三叉。
露重滋新笋,林深噪暮鸦。
奇峰形兀突,怪石状嶙峋。
谷暗疑藏魅,禽鸣若唤人。
萝藤垂栈道,莓藓绣荒津。
南北关河旧此分,几层树栅屯三军。
金戈一自行天讨,石垒从教锁白云。
雨过青山晴似拭,帆移碧海日初曛。
寸心忧国愿年丰,晓挈枫香入翠峰。
幸有一坛瞻斗象,岂无尺水起渊龙。
松风不住雨声碎,岚雾常随云气浓。
兰阴山跨浴溪南,瀔破峰颜三月三。
松柏森森翻野籁,竹梧隐隐扑晴岚。
高摩云汉千寻路,倒浸峰峦百尺潭。
古县水山国,万室蟠其中。
环成千嶂合,并合不泉通。
我公擅一壑,曾云生荡胸。
溜雨苍皮四十围,年来又见子孙枝。
龙钟白首门前客,待看成阴合抱时。
苍云千亩荫平宽,露叶风枝绕舍寒。
莫遣先生赋归去,且令小吏报平安。
波间指点见青红,雪脊嶒棱倚半空。
幻出生绡三万幅,游人浑在画图中。
峨峨岸东山,跃来势奔虬。
横约一溪水,抱邑止复流。
近郭看逾好,向望此其尤。
懒逐轮蹄走市廛,却来林下重盘旋。
天开图画丹青绕,岚近楼台紫翠连。
春水落花孤岛外,夕阳归鸟片帆前。
大小万竹望不见,上下牢岩过若飞。
红缀舞衣山踯躅,白裁玉版野蔷薇。
五更一霎清明雨,晓雾梨花梦白云。
半岭肩舆犹兀兀,一杯卯酒尚曛曛。
一溪径险仆夫劬,三酌油油醉笋舆。
隔岸火焱三四点,不知谁照夜滩鱼。
桐林老子俗情无,览胜探奇不觉晡。
幸尔清溪好明月,如行四十里冰壶。
石镜当年始发祥,皎如秋月弄寒光。
山川精彩无人识,付与樵夫敲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