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塞荒行辨玉,台远尚名轮。

朱栏碧瓦照山隈,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

一介忠臣十族殃,兴朝元气黯然伤。


宁王何事无惭德,坐见夷齐死首阳。

正学祠堂冷不扃,忠魂千古哭山灵。


兴王一姓犹甘死,管魏能无污汗青。

燕子飞来,当公世、五伦销歇。
掷诏纸、麻衣抗辩,义声霆烈。
秘殿烟红龙失水,金川箭黑蟆吞月。

王气腾空近祖陵,梵宫深护白云层。


青山入坐岚光重,翠柏当轩爽思凝。


下界尘氛浑不到,上方楼阁记曾登。

胜日来游到上方,松阴深处石泉香。


穿林喜有双僧引,把菊宁无一醉偿。


秋景恰和诗兴好,宦心那似野情长。

高秋时节快登临,云外僧房竹院深。


一啜清茶忘世味,偶听多贝了禅心。


小童解作天魔舞,佳客能成白雪吟。

冠盖联翩胜地来,登高便觉好怀开。


金陵王气传千古,玉署文光烛上台。


祖饯莫辞今日醉,使槎将及晚秋回。

钟阜东来一径深,偶因名胜访祇林。


鸟衔桂子僧前落,帘卷山光户外侵。


万里长江供远望,六朝遗迹助豪吟。

灵谷依然古迹存,松间同踏旧苔痕。


几湾碧水分围寺,一路青山直到门。


疏柳亸阴连下界,轻云将雨过前村。

翠盖亭亭立万松,宝坊遥倚白云峰。


元戎肯结新诗社,词客能谈旧讲宗。


分供泉香思瀹茗,隔林风定忽闻钟。

大忠先信友,吾复见先生。


不为文皇地,宁知靖难兵。


区区遗墨在,落落喻溪情。

南荒始作相,大业美开元。


千载曲江后,谁与并腾骞。


丈人初养晦,家学浚其源。

湛湛浈江水,英英庾岭云。


昔有幽潜士,于此扬清芬。


努力追千古,潜心事典坟。

绝学吾乡重,孤忠异代存。
丰姿留想像,瞻捧肃蘋蘩。
忆昔回天步,灾躔切帝阍。
西山天下大师墓,东海读书种子祠。
一代君臣生死际,百年南北废兴时。
口中木石衔精卫,身后文章替左司。
阁倚青山书满堂,门齐通德里高阳。
传家载世惟清白,教子何人似义方。
班嗣一丘虽道卷,刘商七业已名彰。
仆于执事别十馀年。
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
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
燕歌一夜满都城,大内罘罳火彻明。
无复看书延侍讲,仍传天语劳先生。
两朝事往君恩在,十族烟销诏草成。
方先生,性正直。
靖国难,躬戮力。
族不辞,死何惜?剖吾心,割吾舌。
含泪高歌授命辞,下山草木有余悲。
复登杰阁一凭眺,谁似长江无尽时。
万壑秋声尽萧瑟,孤峰日色未迷离。
建康郭外万山合,木末一亭依太清。
老子间游多古意,大忠余愤作江声。
春秋事不部家国,师友伦原共死生。
景隆误国千秋臭,正学旌闾十族香。
万子万孙天已定,那容公再辅成王。
大书燕篡表臣忠,如雪麻衣染血红。
高煦后来家法肖,九原含笑问周公。
玉人欲归留不住,南山出云作朝雨。
雨中却柅使车轮,主人重得延嘉宾。
嘉宾有诗留别我,句句高奇字字新。
银灯灿馀辉,夜气清于水。
顾此知心人,幸遂盍簪喜。
酬酢启黄封,论议析玄理。
昔居清署。
今为编户。
要仿古人襟度。
匿孤闻县幕,收骨有将军。
禁密趣烹客,心枯绝命文。
泪痕台北土,魂梦海东云。
白马魂空结,朱蛇谶岂真。
九重原叔侄,一死自君臣。
鼎镬当年事,蒸尝异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