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圣人与天通,有诏宽狱市。


好语夜喧街,湿云朝覆砌。



纷然退朝后,色映宫槐媚。

台省诸公岁岁新,平生敬慕独斯人。


山林不恨音尘远,梦寐时容笑语亲。


学道皮肤虽脱落,忧时肝胆尚轮囷。

殊庭诏跸斗车回,学省歌骊宴豆开。


孺子橐闲同放笔,景山铛暖不停杯。


桥门细溜生寒沼,经市斜光落晚槐。

昔承上庠乏,莳竹北堂轩。


饬吏勤浸灌,冉冉荣孤根。


日晏到官下,对赏忘尘喧。

长廊尽北到禅扃,宴坐林间共褫缨。


秋气只知双鹤唳,尘喧已去一牛鸣。


晨钟暮磬无时歇,翠竹黄花相间明。

象笏乌纱谏署荣,运输权重使蛮荆。

职分三馆图书贵,地辖重湖水石清。

贪吏望风潜解印,逋民知惠自归耕。

兰省方雠乙夜书,襄阳迎侍暂脂车。


挥毫偶未归纶阁,衣锦何妨奉板舆。


岘首碑前留马足,鹿门山下宿僧居。

密疏封来乙夜看,延英召对议安边。


荣颁紫绶同三品,旧赐朱衣未一年。


白兽捧樽斟御酒,金鱼垂鬣惹炉烟。

乘轺南下兴何长,大半江山是故乡。


蛮府好迎天上使,朝贤不为橐中装。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

百舌关关麦垄青,远山迎马翠如屏。


禁中已诵相如赋,江外犹看使者星。


衣拂茶烟寻水寺,枕攲梅雨泊沙汀。

海中仙果著新枝,可是香山得子迟。


雏凤远从丹穴至,神驹初出渥洼时。


平生种德无遗恨,他日传家有是儿。

御笔亲除真谏官,翕然舆论已腾欢。


正人得路言无讳,圣主虚怀听不难。


莫厌封章箴衮阙,要令奸胆落毫端。

谏坡乌府迹相望,眼底何曾识六郎。


去国雅钦龚胜节,得州欣近郑公乡。


尺书远荷鸿传至,好句惟忧电取将。

堂堂人物冠清流,不减当年宋广州。


持节分符聊尔耳,直寻枉尺断还不。


初开宣室汉思贾,欲复侵疆鲁召丘。

隽手芥拾紫,忠肝蒲伏青。


婴龙云气直,缚虎雪毛腥。


炊枕梦何短,书棺名更馨。

凤采生丹穴,萤光聚绛帏。


两登黄甲去,一佩皂囊归。


萱老悲方切,兰枯梦又非。

三世儒科独隐沦,功名岂必在吾身。
早看伯氏囊荷旧,晚喜郎君谏草新。
绛县人存疑甲子,论衡书就困庚辛。
庆元三年中元日,是夜更馀惊月蚀。
须知秽巷亦喧呼,见说清台正推测。
昏昏已作赤朱红,闪闪犹成墨漆黑。
陶家庄子未全荒,篱下西风一径霜。
红紫相看零落尽,寒花只作旧时黄。
数载相违天一涯,抠衣今喜拜京华。
情深屡劝吴江酒,冰结难回汉渚槎。
揽胜歌诗千首出,御寒裘褐几重加。
文采风流玉署仙,重游惊见岁华迁。
匡时力可兴周礼,报国心惟祝舜年。
千里客怀良月夜,一尊行色冻云天。
蓟门人和石城歌,相隔迢迢路几何。
云绕暮江南去远,沙飞寒吹北来多。
冰衔又署新宗伯,鼎族无惭古泰和。
鸣佩朝来出建章,天时将复地中阳。
华夷祝喜同嵩呼,南北京应比汉疆。
礼局旧文存杞宋,祖筵新曲度伊凉。
章城西畔启离筵,冠盖纷纷下集仙。
马首红尘犹昨日,镜中华发几流年。
行当绿树飞霜后,归及江梅破腊先。
凤函称庆自南宫,犹记经帏旧献忠。
翰苑文章思陆贽,天官丰采说姚崇。
来乘彩鹢瞻南斗,去拥轻貂畏朔风。
黑风吹雨乱云奔,一舸浮家过别村。
便有新凉生竹树,更添清兴集盘樽。
打篷点点催诗思,著面萧萧冷醉魂。
双溪溪上绿初匀,晓日曈眬霁景新。
五马先声才出郭,九农和气已生春。
教条颁布人心悦,父老醺酣德意亲。
山南山北屡相逢,年少今成二老翁。
不向烟霄共飞舞,且来倾倒玉瓶空。
言路同游记昔年,英风凛凛共推贤。
从容峨豸霜台上,感慨婴鳞黼扆前。
持橐自应登禁闼,乘轺聊复向江壖。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
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