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钱塘曾作帝王州,武穆遗坟在此丘。


游月旌旗伤豹尾,重湖风雨隔髦头。


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松岭离离草露多,碧山高庙独嵯峨。


天如未丧无三字,国自甘亡有一和。


宛宛丹青尚生气,潸潸哭泣付悲歌。

翠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


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道济长城谁自坏?


临安一木本犹支。

御墨淋漓,到飞字、百身难赎。
弹指罢、遗黎梦断,旧都沦覆。
十二金牌丞相诏,风波片纸君王狱。

龙颜多为讲和开,有诏班师手自裁。


雪耻枉居勾践国,会稽山解笑人来。

自写班师诏纸来,思陵花押玺函开。


东南自足为天子,一片湖山绕露台。

国势已如此,孤忠天地知。


死生同父子,奸宄系安危。


偃月无封桧,栖霞有谥碑。

血战中原,吊不尽、忠魂辛苦。
纷纷见、旌旗北指,衣冠南渡。
半壁莺花天水碧,十围松柏云山古。

越水残肤旧已寻,徐山祠庙此相临。


循途未敢趋风谒,感昔难将涕雨禁。


父老遮边当日话,冤臣下圄片时心。

谁使升堂便肃钦,将军生面古犹今。


须眉隐跃峰千丈,肤理疏残土一浔。


冷落英魂风月夜,流连客意水天心。

忠以冤馀愤,冤奇愤莫寻。


杀臣君不意,报国子同心。


血泪金牌湿,丹铭涅背深。

身在尚无家,身死家何地。
纵使游魂遍九州,不向汤阴住。


有恨化为云,无泪飞成雨。

水白云青庙貌明,墓门乔木尽南生。


天高竟吼三人虎,国破谁摧万里城。


望断白龙无死所,歌残黄鸟有馀情。

中原何幸见将军,一剑长驱万马群。


战伐功高天意在,庙堂策定帝图分。


只今营垒空秋月,终古旌旗有暮云。

克复神州指掌间,永昌陵侧诏师还。


丹心一片栖霞月,犹照中原万里山。

碧镂红牙,有谁是、当今秦柳。
共说道、挂冠归去,人称漫叟。
孤竹祠边乌长角,大槐宫里貂笼首。

骨相如斯,君休认、林间巢许。
怪早向东皋返驾,为松菊主。
塞马不归燕市月,荒鸡共舞巴山雨。

海上闲云,缘底事、误来京洛。
向金门索米,玉阶持橐。
髀肉晚销燕市马,乡心秋冷扬州鹤。

四海论交,问当代、谁为凿齿。
喜今日、倡予和汝,入林伊始。
老子直须床上卧,先生且向山中起。

多少朱门,都不见、开樽筵客。
陈孺子、贫居委巷,偏为设食。
娄护已无鲭可饱,季鹰只有鲈堪忆。

四海传烽,问时事、何堪太息。
公此去、偏能慷慨,气凌边隘。
吾急而求应恨晚,天方待治何忧敌。

丁鹤重游,恰正遇、水曹诗客。
更相携、斜阳溪上,鹭鸥分席。
十里轻烟桃叶舫,一桥凉雨梅花笛。

一点青青,是娲后、补残余石。
向此处、洪流独砥,巍然千尺。
纵步欲凌鹰隼背,蟠根直下蛟龙宅。

李下无蹊,问当代、谁为逋峭。
最爱是,文章高处,尽君嘻笑。
世事漫须真实相,家传自擅清平调。

南渡杨刘,到此日、功名销歇。
只今有、西陵华表,标题忠烈。
三字冤沉犴室土,两宫泪洒龙成月。

精忠报国一身亡,为振纲常有烈光。
青史百年公论在,牟山羡水并流芳。
万古悲凉地,徘徊夕照中。
河山余涕泪,寝庙动秋风。
夜雨旌旗出,晴沙战垒空。
嶕城托湖澳,丹宇缀山阳。
戾止巳切怆,停挹忽沾裳。
百六遘倾朝,四七拥惟良。
怪尔靖康献纳臣,言和惟恐不同秦。
甘心君父双囚虏,偏杀尽忠报国人。
书生早计识权臣,事主肝肠越与秦。
南渡已随流水去,空怜祠下吊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