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当轩玉朵孤,植竹翠茎扶。


香细风初动,神清俗本无。


寒深溪井涸,月出山瓢疏。

入云堂搆昔人开,兰桂香风次第来。


黄云山高几千丈,后山前日寄声回。

遥山写出虚无画,孤笛吹来雪月吟。


不是逢人难口说,湘流清浅祝融深。

我思陶长官,庐山一杯酒。


世远道弥光,岁岁此重九。


酒中有歌者,划然金石奏。

海上花开万玉林,闲门碧玉梦相寻。


不知开处花多少,折尽罗浮半夜心。

上游洗足意如何,到我来时还放歌。


秋半写空迷菊酒,月明舞烂钓江蓑。


闲将野马为宾主,笑把山花当绮罗。

木犀金粟散天香,在秋之季庐山阳。


湛生期我上游庒,移根千丈黄云冈。


万丈黄云千丈山,金粟花开不等闲。

斩蛟须射虎,水石敢谁欺。


老梦不知远,客来何怨迟。


千休千处得,一念一生持。

黄云之高高几何,黄云山人发浩歌。


短响入云白雪曲,长裙拖地赤藤蓑。


黄鹂自爱藏深谷,野鹤高飞出罻罗。

圣人之学,惟求尽性。


性即理也,尽性至命。


理由化迁,化以理定。

漠漠黄云冈,珊珊铁桥水。


宇宙几千年,洞天今有主。


借问子为谁,平生子湛子。

黄云山人风韵奇,击壤亦唱尧夫诗。


顷者省母增江湄,梅花雪月如见之。


西风千亩稻垂垂,再把葫芦斩缠归。

九五当朝须劝驾,两生朝突不留琴。


想见古来交会事,鸳鸯谱里尽传针。

九肋蹒跚清楚阔,九苞真与黄云深。


复有凤凰山上月,遍照罗浮玉洞春。

日斜刘九放船回,层起江门水底台。


浩浩碧波山锁断,潮打厓门两扇开。

江门渔父与谁年,惭愧公来坐榻穿。


问我江门垂钓处,囊里曾无料理钱。

皇王帝伯都归尽,雪月风花未了吟。


莫道金针不传与,江门风月钓台深。

小坐江门不记年,蒲裀当膝几回穿。


如今老去还分付,不卖区区敝帚钱。

六经尽在虚无里,万里都归感应中。


若向此边参得透,始知吾学是中庸。

忽然突兀见新堂,远抱飞云万丈光。


主翁合是比闾长,此地还成礼义乡。

阁天孤峙老棱层,万古荒台万古登。


君逐我来无记性,东坡言是德云僧。

洞崖秋藓碧层层,夺竹穿松际晓登。


想得紫芝初入手,汲泉钻火欲呼僧。

秋落遥峰翠几层,不知何处啸孙登。


而今小坐黄云看,谁道方袍不是僧。

天风吹入紫云层,高阁逢秋快一登。


多少傍花随柳意,还馀一个玉台僧。

小胜江山大胜诗,斩关直出两重围。


自家真乐如无地,傍柳随花也属疑。

君将肝肺托诸诗,我道溪山是外围。


人或有疑容未信,已如深信不妨疑。

十亩林中半是塘,一蒲团卧花中央。


百年真乐起人世,万壑清风在此堂。


洗足正当铁桥水,振衣小坐黄云冈。

四野云飞尽,圆冈一室清。


至虚元受道,真隐或逃名。


有疏微言塞,无为大业成。

飞云干老梦,拉伴骋遥临。


挥手谢人世,闻歌生我心。


今年春又过,何处洞还深。

茹翁读书处,高楼名惜阴。


卷幔灯烟在,开轩草带深。


古人勤志业,我辈得规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