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辋川六月写沧浪,梦入平津逸兴长。
却忆挥毫千万里,风生腕底为君凉。
主礼殷勤醉玉杯,暮云山顶压楼台。
浑如元相夸州宅,鼓角声从地底回。
风送荷花香满栏,上人宴坐水云间。
时中静极光通达,岂特浮生半日闲。
故人知我已膏车,折简殷勤祝访渠。
惜别匆匆留语笑,临时草草治肴蔬。
密遮池面荷千盖,斜插云头月一梳。
云收一点无,秋洗四山净。
野水吞长天,凉月分两镜。
倚湖阁虚窈,缘石竹修劲。
层楹虚阁宿流云,飞尽觥筹夜色分。
河汉转低池水白,海天霜角醉中闻。
石齿粼粼水,云衣齾齾山。
天风吹客梦,何日抹鱼颁。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
水分林下清泠派,山峙云间峭峻峰。
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秋韵冷和钟。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楼居半池上,澄影共相空。
谢守题诗处,莲开净碧中。
昨夜秦淮春水生,朝来合岸有波声。
春阴不散余寒在,雪积钟山一片明。
长夏宜人溪上住,短薄疏篱围水树,炎蒸不到萧森处。
转壁迎山阁子开,凉风度雨北窗来,湿花吹集木兰台。
阁中别贮人如玉,停波静写修蛾绿,帘下凝妆看不足。
巍巍杰阁俯溪湾,几度登临豁笑颜。
云影水光相上下,海鸥沙鹭共回还。
宾兴已遂飞腾志,归省宁辞跋涉难。
水田护绿闼排青,花石池台结构灵。
春燕来巢频易主,山茶一树亦飘零。
凭高风物欲凌秋,门外平湖碧如油。
暝色已归鸦背外,斜阳犹恋柳梢头。
疏疏远岫屏间画,点点轻帆镜里鸥。
山庄入夏似凉秋,恰趁同人午泛舟。
千日酒杯斯世外,百年人物此楼头。
尚堪作态还余柳,能不寒盟只有鸥。
生涯潦倒信浮沉,已绝名言祇树林。
净界月皴松影细,荒台雨渍藓痕深。
愁中看雁能无泪,客里闻鸡尚有心。
花堕珠林空复空,湛然惟有一镫同。
天晴独鹤归霞外,秋老层峦出镜中。
金鼎烟销晨滴露,石楼尘满夜号风。
杨柳依依里,楼台月正中。
池光明槛外,萤火度墙东。
竹粉涵清露,荷香沁晚风。
雉堞层层见,高窗枕簟凉。
片云行木杪,一鸟破山光。
洗石苔绞乱,投竿水气香。
独游寻往迹,亭榭失芳菲。
菜甲经春长,鱼苗过雨肥。
铜瓶沈碧井,石碣断台矶。
楚江空阔水痕收,葭苇萧萧两岸幽。
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
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
三间水阁傍溪湄,曾倚栏干此赋诗。
山色溪光还似旧,惜无诗思似当时。
形制似方桥,岛岸相连属。
春和逗凉飔,昼影浮净绿。
佳人罗袜轻,花时相步续。
凿石得春渠,波环阁势孤。
新痕涨微雨,远碧注平湖。
士俗山阴旧,风光洛曲殊。
胜绝千岩地,清涵一水滨。
石泉寒绕涧,山木翠和春。
秀入壶中望,幽凝物外身。
小阁联雪峰,凭栏憙幽玩。
红接海棠洲,绿对筼筜岸。
有时开樽罍,波影侵几案。
依山营废壤,结宇跨通沟。
派引平湖远,声分几曲流。
交阴覆修竹,照影下轻鸥。
飞阁出方池,修竹见空莽。
低临花坞近,平觉春波长。
返景澄馀晖,夕阴带浮爽。
卷箔无应永夜虚,凭栏还似钓鱼师。
床头雨细飘芦苇,池上灯寒照鹭鸶。
孤枕听泉随断梦,好风吹竹隔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