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展书纱帽歌,啜茗渔舟独。
意惬理无违,谁踵斯贤躅。
山月时放歌,云鸿忽流目。
堤柳朝朝送酒船,一阑山色越帆烟。
蓬莱云气东溟外,阊阖星辰北斗前。
突兀向来无此屋,登临当日有诸贤。
番阳台上生春草,湖外之山为谁好。
沧波日日送征帆,多少行人此中老。
翁昔少年初远游,吴楚东南事幽讨。
男儿贵有四方志,生来门外悬弧矢。
乾坤万物备吾身,历览宁辞千万里。
张骞乘槎犯斗牛,子长足迹半九州。
乾坤我欲遍经过,世事参商奈老何。
梦绕洞庭秋水阔,心驰禹穴暮云多。
晋阳谩想唐尧迹,蜀道空传李白歌。
万里江山一短篷,壮游随处豁双瞳。
三湘洲渚推敲外,百粤风烟笑傲中。
赤壁梦回秋月白,金台望断夕阳红。
壮岁常为客,飘飘类转蓬。
山河千古在,登眺几人同。
云树边沙绿,烟花入沛红。
天南天北路悠悠,杖剑南来欲尽头。
兰棹拨穿袁渚月,芒鞋踏破谢山秋。
五湖风景归吟兴,三岛云烟放眼收。
此舟无物本来虚,万斛清香只有诗。
昨夜潮头高几丈,老僧睡著不曾知。
吴山表里水为池,百有馀年壮帝畿。
天目旧将双凤下,海门新拱六龙飞。
胥涛白雪生秋思,太乙红云驻夕晖。
自许论交绝比周,向来倾盖喜同流。
俗间久矣无青白,客里终然有去留。
能事要须盘礴裸,廋词何必畔牢愁。
雨馀千里见秋毫,绿涨西陂涌浪涛。
桂楫兰舟惊送别,鸾篦象齿记分曹。
官游莫漫嗟流落,人事方将困驿骚。
相见还相别,相逢未有期。
田园归去日,风雨正来时。
算驿客程远,牵帆峡路危。
倚遍阑干指顾间,吟身恨不早生翰。
几多风月闲中占,一望江湖眼界宽。
胥浪掀天秋际阔,逋梅得月夜深寒。
落魄江湖上,人疑是谪仙。
四时逢酒醉,长日拥书眠。
点鬓惟添雪,知心只有天。
高堂游赏兴无厌,况是江湖两得兼。
白傅阁危犹下视,子胥涛远更前瞻。
盘桓鼓吹风光盛,掩映烟波气象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幕阜何巍峨,连云亦巃嵷。
两山苍苍知几重?下有百尺潭,上有千仞峰,中有道人炯炯悬双瞳。
道人有道超凡庸,结庐何年依乔松。
多君壮志慕前修,早向江湖作胜游。
废举几年居逆旅,观光此日到神州。
闽歌越调经闻惯,楚水吴山历览周。
东南王气萃钱塘,襟带江湖国势强。
万顷烟波流德泽,四时弦管乐丰穰。
帆归别浦鱼盐聚,雨过平堤草木香。
长风吹独立,苍莽堕边愁。
山压孤村暝,城掀浊浪秋。
奇贫逢患难,多病误恩仇。
举目看来皆画屏,只因栏槛接苍冥。
江湖二水一般白,吴越两山相对青。
云北云南何处没,潮生潮落几时停。
十年不到一凭阑,景色依然两鬓斑。
龙蜃吐云天入海,楼台倒影水衔山。
僧于僻寺难为隐,人在扁舟不是闲。
江湖路远总风波,欲向山中制芰荷。
黄叶落来秋色晚,乱鸦归处夕阳多。
惯经世态知时异,拙为身谋惜岁过。
辛亥仲春将徂兮,有客踵门曰风日流丽,邀余共泛西湖之舽。
伋南去而忽西兮,昨之折槛今复饰以成杠。
背苏堤万丝之绿阴兮,望一簇孤山之青橦。
琵琶亭下北风狂,浩荡江天接大荒。
亟舍扁舟登伟观,旋呼官酒作重阳。
故人一见惊头白,寒菊新开满眼黄。
凤舞龙飞王气蟠,两都赋在一阑干。
伍员不死江潮壮,西子如生越水寒。
春日百花连上苑,秋风落叶满长安。
湖上人家住最幽,檐牙倒影落沧洲。
诗成梅坞三更月,酒醒蓬窗午夜秋。
移石为添烧药灶,卖金因起读书楼。
岂不近京都,红尘此地无。
吴山青似越,江水白于湖。
天接帆边海,烟生树外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