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枢星居紫极,遥映使星明。


天下推名德,君家好弟兄。


一台振纲纪,列郡想风声。

南国甘棠付召公,新衔兼掌一方戎。


手握兵符分阃外,身披儒服坐军中。


楼船自映行边水,甲马偏嘶战后风。

把酒上江阁,问君何所之。


鄱阳湖口阔,烟水渺相思。

羸骖相逐犯风埃,行尽千岩未肯回。


送我漳淮三百里,道人何止过溪来。

两翁投老各华颠,往事重论亦黯然。


只有高情无岁月,相看依旧似当年。

雨色挼蓝泼黛,风茎戛玉鸣珂。


不复作可人语,奈此数君子何。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一岁几繁使。

敛版辞汉廷,进帆归楚幕。


三江城上转,九里人家泊。


好酒近宜城,能诗谢康乐。

谢监忆山程,辞家万里行。


寒衣傍楚色,孤枕宿潮声。


小寇不足问,新诗应渐清。

寒侵径叶。
雁风击碎珊瑚屑。
砚凉闲试霜晴帖。

出关寒色尽,云梦草生新。


雁背岳阳雨,客行江上春。


遥程随水阔,枉路倒帆频。

与君此别重依然,再得相逢又几年。


无使人言长似旧,况教人道不如前。


穷通轩轾皆由命,贵贱高低总是天。

总角相从四十年,如今衰病已华颠。


久无耆老可访事,尚喜交游不乏贤。


未使从容持从橐,却令辛苦上江船。

残雪西郊路,依稀已似春。


初程何必远,相识况如亲。


久远交宜淡,沉绵饮戒醇。

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


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

丹霄路上歇征轮,胜地偷闲一日身。


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


岩边候吏云遮却,竹下朝衣露滴新。

有诏词场猎俊英,西风匹马豫章城。


欲追诸父雁行上,肯逐群儿鱼队行。


金是莫邪当自必,璞非死鼠会相明。

病僧岁晚归何处,落日空山白雁声。


洗钵欲辞扬子水,买鱼多上豫章城。


云深庐阜青松老,风细鄱湖白浪生。

登高伤远别,鸿雁几行飞。


万木江头落,一僧船上归。


故山秋嶂远,残日晚钟微。

从军五湖外,终是称诗人。


酒后愁将别,涂中过却春。


山桥槲叶暗,水馆燕巢新。

千秋屈宋后,湘水日溅溅。


间识斯文在,粗明大造权。


扶摇鹏力重,俶傥骥群先。

闻公移镇古洪州,童稚惊呼父老留。


一疏吴天回菜色,十年沧海卷鲸流。


江云对拥中丞节,山雨长飞帝子楼。

毋惊两地德星频,汉主能褒社稷臣。


飞舄遂为今赐履,攀辕应是旧埋轮。


水从彭蠡连吴润,山到匡庐带楚新。

曾飞片檄下呼韩,大漠风云指掌看。


揽辔秋高三晋色,挂帆天入九江寒。


清朝尚郁囊中草,祖道犹惊柱后冠。

万庾敖仓粟,千帆下濑兵。


伊谁任保障,南北一书生。


命岂冯唐晚,恩元介子轻。

高秋伏枕罢弦时,一曲聊将赠子期。


若向洪都朱邸听,有人能谱右丞诗。

豫章何限豫章材,蔽日干云夹道开。


君去试看梁栋具,阿谁非是相公栽。

淮王上客总能文,谁似风流徐少君。


彩笔写将芝岭色,锦囊收尽蠡湖云。

拥传初从尚食归,天香细细染宫衣。


欲知明主兴居事,可谓韩休疏不肥。

史谈留滞逾三载,启事山公愿不孤。


剖尽荆珉无卞泣,教成郢雪失巴歈。


文星入夜冲南斗,化雨将春下蠡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