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遥闻池上酌,凉夜失炎天。


酒碧倾当竹,衣香坐近莲。


沿波人弄月,翻树鸟鸣烟。

长虹截天雨初断,孤日翻光上银汉。


忽从海底出三山,就中蓬莱正奇观。


黄金涂阙射日光,白玉飞栏入天半。

君家四山秀相傍,亭馆依山起池上。


画栋飞云天影虚,日映棂窗摇縠浪。


美人清歌行玉觞,碧藻出鱼风澹荡。

步辇寻丹嶂,行宫在翠微。


川长看鸟灭,谷转听猿稀。


天磴扶阶迥,云泉透户飞。

忆昨困炎蒸,衣单犹欲裸。


秋气□□凉,饮可读亦可。


稍久罄瓶罂,猝难致肴果。

一沟流月碧潺潺,翠竹苍梧相对闲。


枕簟乍凉人似玉,可怜无梦到巫山。

山简一时适,习家千古亭。


中原天扰扰,刺史日冥冥。


白帢人何在,铜鞮客试听。

钓渭客宁贵,如棠公岂频。


水光回拍槛,秋色散惊缗。


吹沫星飞动,穿深月隐沦。

昼卧虚堂夜起行,朦胧斜月透疏棂。


无端借得东邻水,一曲江州诉到明。

月自中秋满,人从此会离。


由来最圆夜,翻是欲亏时。


玉魄斜穿树,金波细溢卮。

小憩据胡床,清尊酒未央。

寒花点新社,疏柳出横塘。

鱼鸟来相近,琴书课不妨。

食叶从春始,花时泛酒多。


味因霜气好,香奈露华何。


蝉影初辞柳,萤光尚在荷。

池开尽养右军鹅,真草朝朝墨几螺。


少日悔教团扇贵,暮年知厌练裙多。


蝉吟未必无心甚,龙听其如有角何。

瓣瓣分虫口,黄黄味最甘。


离披芳草外,冷落小亭南。


蒂弱多萦石,茎长或过潭。

开透疑无蕊,花头色更黄。


食须寻细朵,簪莫坠寒香。


恶湿常依日,宜寒必待霜。

爱尔池亭好,黄花食几枝。

口香寒露日,心苦暮秋时。

有地开难早,无人落易迟。

温泉作天邑,直北开新洲。


未有菰蒲生,即闻凫雁游。


六亭在高岸,数岛居中流。

客思都无著,临池一醉歌。


唤春呈物象,移性入天和。


月影碎荆玉,波纹纬蜀罗。

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


使君来问日,景物欲归时。


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

树石丛丛别,诗家趣向幽。


有时闲客散,始觉细泉流。


蝶到琴棋畔,花过岛屿头。

筑榭因高柳,疏泉激浅沙。


登临容展席,游泛足浮槎。


露碗涵醇醴,冰盘饷美瓜。

吏隐由来事,郊居故自宜。


池台随意定,泉石象天为。


珍树移时语,清风竟日棋。

菡萏千枝发,池塘五月秋。


香繁初过雨,影密欲藏舟。


鱼跃知琴乐,鸥飞为客留。

窗中采莲舟,落日菱歌起。


坐见浣纱人,红颜照秋水。

圣朝耆旧位登三,彩服公余乐更堪。


东洛抚师双玉节,西园奉母一茅庵。


春晖映处花侵户,冬笋成时竹上檐。

幽岛曲池相隐映,小桥虚阁半高低。


好风好月无人宿,夜夜水禽船上栖。

菰芦何处一留连,握手任安意气悬。


八郡风棱持斧日,三山霞色烂柯年。


梅花惯觅湖头寺,桃叶频呼渡口船。

一家犹道路,十日寄并州。


幸借元龙榻,安眠百尺楼。

雪阻燕山道,风寒易水尘。


独怜陈仲子,扫榻待幽人。

一泓长湛镜中天,栏槛凭高得月先。


只道省中持简牍,不知窗外有林泉。


幽篁拂座能蠲俗,老桧淩霜不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