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篷,惊开睡眼初䰒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欲落荷花先自愁,如何落后免沉浮。


谁将碧玉圆盘子,和蕊和花一一收。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池上荷花一夜开,呼宾小酌共徘徊。


试将曲柄黄金杓,注此虚心碧玉杯。


风露暗随香气入,云山尽向坐隅来。

立马金河上,荷香出苑池。


石桥秋雨后,瑶海夕阳时。


深树栖霞早,微波浴象迟。

红藕花多映碧阑,秋风才起易雕残。


池塘一段荣枯事,都被沙鸥冷眼看。

芳芳相竞满幽池,洒露凝烟百艳迷。
风散萍开菱镜出,美人相对晓妆齐。
旭日初临光倒送,愁红倚碧看疑梦。
主意初筵秩,幽人不速来。
方塘低照拂,庭树晚风开。
宿鸟窥樽起,游鱼听乐猜。
市嚣初不染,郊意已全幽。
霜叶闲随野,残荷力度秋。
开云亭势出,得水岛烟浮。
环佩临风,楼台写影,咫尺璇源路近。
秋色共、湖光无际,疏香背、冷雨暗引。
记年年、翠陌笼鞭,是几度、神往菰芦深隐。
一雨西来满寺凉,盈盈不语立方塘。
远公白社所修种,净土青胎无点妆。
要向花光见菩萨,肯从色界问莲香。
寺枕丹霞五月凉,藕花数朵碧漪塘。
梵天幻出水云锦,法雨洗空时世妆。
七宝池边分得种,大乘经里喷来香。
娇云含靓雨。
正金明池边,润回芳础。
十里风荷,绕苑墙西望,翠深银浦。
投我白羽扇,坐君嘉树林。
池花照人面,池水清人心。
耕壁平烟,遗簪断浦,何年占此幽深。
鱼鸟亲人,扁舟一往难寻。
红衣画里烟波隐,甚灌园、心事如今。
云翳前山雨脚长,洒然清气动莲塘。
花中润色添来美,叶上繁声过去忙。
红面浑羞泣珠泪,翠盘微重泻琼浆。
根向盆池束,华敷菡萏丛。
细擎深院宇,低袅半窗风。
蘸水凝绡翠,当轩试脸红。
荷生泮池中,云覆明镜密。
清飙激回芳,浊水钟妙质。
凝碧洗朝雨,嫣红酣落日。
朝露洒炎埃,红渠相映开。
色深从水出,香远遂风回。
华国将移去,怀人幸折来。
超然不见埃,池上见花开。
华岳诗中望,庐峰梦里回。
江湖吾道在,坛席若人来。
买陂塘、绿荷添种,平铺浅浅明镜。
隔花新筑玻璃馆,帘卷碧云千顷。
鸥未醒。
双池万荷花,姣好欺子都。
秋风一披拂,槁悴如三闾。
子有君子操,昔人所叹誉。
柳飔凉到阑干,虹桥一曲题襟水。
嫣然半面,偷窥菱镜,含赪更媚。
犹似年时,潘妃细步,暗遮裙翠。
花意知君改外台,乱红飞尽见苍苔。
纵教颜色明年在,前度刘郎肯再来。
主人今向日边归,犹有清香满谢池。
为嘱西风莫摇落,不禁憔悴夕阳时。
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
红花迷越艳,芳意过湘沅。
湛露宜清暑,披香正满轩。
泮水澄如镜,荷花郁满池。
飘香薰俎豆,耀彩映兰芝。
爽籁舒红萼,清流泛绿姿。
金牛湖上看花日,棹舟往往凌晨出。
狂飙吹我堕尘土,五载回头计全失。
荷花岁岁能一红,人生渐渐成老翁。
风散一天暑,夕照池塘隐。
淡淡蕊含香,娟娟花弄影。
鱼游水起波,蝶戏叶黏粉。
道人埋瓮作新塘,胸次五湖波渺茫。
太华移根聊戏剧,洄池分种不寻常。
冰壶夜浸绿荷露,玉鉴晚吹红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