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身超忽白云表,双眼低回白蘋杪。
沙随风卷黄莫涯,草与天连青未了。
摩诘胸中几麋丸,诗写其真更留残。

湘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疑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

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


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馀日付残编。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
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

参军诗古清而臞,清瑶绕屋分西湖。


长安城中开八陌,心知此地人皆无。


草阁波平少傍舍,卧看晴沙鸟飞下。

八十婴儿慕,如翁世所希。


苏耽今化鹤,莱子尚留衣。


仁孝传桑梓,文章映少微。

我昔放仙鸟,梦游东海滨。


行歌小山桂,遂偶沧洲人。


结交龙门子,招邀浮丘生。

金堤沙北镜湖东,前窥筹岭后炉峰。


沧洲老人年七十,朝朝宴坐于其中。


葛巾竹杖何萧散,卧爱清晖不知晚。

三年憔悴得君怜,君上青云益惘然。


客里思乡何日到,天涯见月几回圆。


未期岁晚同携手,预恐新正对别筵。

大堤深树绕高原,渔榜蒹葭接远村。


江上只留三亩宅,人间不记五侯门。


青林白鸟闲书幌,细雨飞花送酒樽。

白沙门外水粼粼,懒漫还宜漉酒巾。


华发任随风叶冷,远心惟与海鸥驯。


秋经泉石偏多梦,老向丘园有几人。

冠盖纷纷多宦游,怜君生事寄沧洲。


半池草梦飞残雨,一片荷衣挂远秋。


卷幔云山天外小,近人鱼鸟镜中幽。

多病文园兴未休,沧洲鱼鸟待君游。


花边复扫留徐榻,矶畔空期访戴舟。


渤海诗名今独步,蓝田牧兴世争求。

三足敛精耀,置君书案头。


愿输涓滴清,助尔文墨优。


顾兔未同群,□蛙非与俦。

古人名诗凡几家,阴何徐庾皆清发。


遂使少陵谪仙辈,深得黄初建安骨。


尔来作者虽能鸣,此翁吐词多正声。

小来攀侠游,脱身过伊阙。
白马行看戚里花,锦袍醉舞娼楼月。


娼楼酒幔官道春,孟尝平原能爱宾。

上客何处来,系马堂阶柳。
马头尚带秣陵尘,衣上犹香白门酒。


宁知此地重携手,张灯复话昔年旧。

公乃王郎之舅氏,昔年遣兴沧洲趣。


白水应同万古心,青山不尽平生意。


初疑衡霍乱峰回,石廪芙蓉天上开。

闽山西来多法园,溪西一道通仙源。


林花贝叶相辉映,道林凿齿皆清言。


遥岩二月霜花积,千丈垂萝袅烟碧。

盥栉中夜起,悲歌泪盈襟。


衔哀思明哲,徒有不死心。


昔来论久要,落落襟期妙。

池净秋气寒,黄花日朝露。


卷幔待情人,幽香满林路。

烟蔓日已长,露花日已滋。


为问东陵子,何似青门时。

露叶凝晓烟,霜枝老苔石。


夜半独行时,清凉满巾舄。

幽蹊入林深,仙花满高树。


笑谢沧洲人,来去桃源路。

片石翳云根,隐映波光晓。


君看直钓翁,机静忘鱼鸟。

连峰沙似雪,迢递带沧波。


好是残阳外,人稀野鸟多。

寒潮落沙堰,高柳入荒烟。


莫把长条折,秋来欲系船。

荷静香露圆,波深藕根白。


白晢谁家儿,折花水边剧。

白鸥将野棹,荡漾波光冷。


木落秋气多,孤篷逗霜影。

云归蘋叶齐,雨积波声小。


日夕水容青,飞来双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