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之子何磊落,本是青云才。
委翅蓬蒿下,黧面垂䯱䰄。
卜邻与我游,肝胆向人开。
日月剧跳丸,暂别亦已久。
青山缭层巅,道里阻且右。
今晨登南楼,会此同志友。
朝阅周襄暮宋襄,悠悠王伯费论量。
浮生俯仰成千古,世路东西又十霜。
目击素丝翻色相,心随红腐劝脾囊。
太行北望郁嵯峨,建节人传马伏波。
宪府山川雄魏国,油幢霜雪下汾河。
汉庭久拟三旌待,晋史徒夸五利和。
师画严子滩,不著严子庙。
神在山水间,土偶但其貌。
大海无端倪,师从何处写。
窅然空阔意,自写观海者。
黄河天上来,一线落平地。
俗手画波涛,妙手画其气。
一口吸西江,吐向剡溪纸。
坌涌不可收,一笔一千里。
庐山游不尽,况乃画庐山。
若问庐山意,庐山在此间。
灵气自卷舒,剡忽千变化。
在山作云海,落纸成斯画。
忆从春日束归装,梧叶惊飘逗晚凉。
尘世已知多缺陷,微生转觉更苍黄。
寸心一夜飞千里,削牍终朝奏八行。
行年四十六,通籍念复三。
自揣无寸补,滥竽至藩参。
驰驱南北遍,世味短长谙。
孤城沾宿雨,旅客困征蹄。
冀北音难至,齐东望转迷。
金风入夜肃,蛩韵趁人低。
居然林下有家风,谁谓千金一笑同?
杯近仙源花潋潋,云来神峡雨蒙蒙。
弹丝吹竹吟偏好,抉石锥沙书更雄。
诗酒已无驱使分,熏炉茗碗得相从。
翩然水上见惊鸿,把烛听诗讶许同。
何意病夫焚砚后,却怜才子扫眉中。
菖蒲花发公卿梦,芍药春怀士女风。
天涯岁晏雪霜繁,又见春风落塞门。
一望秦川肠一断,欲持芳草问王孙。
寒城雪尽晓氛氲,万树猿声不可闻。
东望梅花消息断,思君一寄陇山云。
河东君有役,把酒动遐思。
日月重华地,烟霞孤竹祠。
一鞭心共远,千里梦应迟。
吴江不识几何深,画舫螭头泊柳阴。
杂佩互投珠是意,名香对爇字为心。
师经素女盈奇态,仙号青琴足赏音。
绮窗朱户莫愁家,桃涧藤溪路未赊。
此夕同心吟月扇,当年倾耳听雷车。
上眉鸾镜颦成谱,五晕罗裙步起霞。
成行罗列尽鸳鸯,面药还存旧赐香。
已幸根株移北里,不须声影傍东墙。
山川谢傅携长袖,丝竹张公满后堂。
凉波三泖路悠悠,望断云軿目眇愁。
渐觉雨风香渡口,惊闻箫管下峰头。
卷帷态自迷阳蔡,赠石身看上斗牛。
彩云一片下仙家,河汉先期路岂赊。
千叠青螺开宝镜,两行银烛照书车。
扇摇圆月回秦凤,帔拂和风动雒霞。
鸳湖犹未比情深,蟾影只应照柳阴。
结念芙蕖缘并蒂,关情栀子是同心。
箫能迎鹤方知曲,琴解求凰始赏音。
织女迎秋欲到家,迢迢天汉未云赊。
和风交倚琉璃扇,香雾深藏云母车。
赋就锦篇催梦雨,妆成绣领待升霞。
锦衾爱绣两鸳鸯,罗荐嫌薰龙脑香。
凤自丹山应蔽日,鸡从碧树莫登墙。
鲛绡作帐宜冰簟,玳瑁为梁称玉堂。
水围深坞树围沙,簇簇炊烟枕岸斜。
十里溪山皆是雪,一春筇屐半看花。
琴声隔竹煎茶院,旆影临流卖酒家。
十里春江路,晴明望不分。
树声寒到水,花气白成云。
翠羽冲人过,荒鸡夹岸闻。
绿竹猗猗手自栽,频行不禁数徘徊。
殷勤惟向此君祝,留待儿孙日后来。
九山佳处女仙家,路比章台定不赊。
渡口未曾邀鹊驾,门前先已驻羊车。
修眉浣出纤纤月,娇靥匀来淡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