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按沙门释惠皎自状其事云:永福寺一名孤山寺,在杭州钱塘湖心孤山上。
石壁《法华经》在寺之中,始以元和十二年严休复为刺史时惠皎萌厥心,卒以长庆四年白居易为刺史时成厥事。
上下其石六尺有五寸,短长其石五十七尺有六寸,座周于下,荩周于上,堂周于石,砌周于堂。

一切法无差,水牛生象牙。


莫将无量义,欲觅妙莲华。

汉铸九金神鼎,隋书小字莲经。
刚风劫火转青冥。
护守应烦仙圣。

法子出西秦,名齐漆道人。


才敷药草义,便见雪山春。


护讲龙来远,闻经鹤下频。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


十指沥乾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丹书何切切,滴心不滴血。
纵使血可乾,其如心不竭。
蜀鸟啼作花,至今万山缬。
为有云萝癖,青山就短墙。
古烟巢磊砢,新水漾潇湘。
薄饮忘僧戒,高吟喜客狂。
近学无生偈,莲华染佛香。
避人云欲懒,就水野偏长。
鱼以听经跃,花滋微笑芳。
花经人意晚,醉色洽秋霜。
久不同僧话,安知制象狂。
六经皆注脚,一品自名香。
高松散晓霜,梵诵满诸方。
山就藏书地,游因选佛场。
桂香连席草,竹色入藤床。
火宅莲华露特寒,比来禅味憺忘餐。
净名复有称摩诘,凿齿非徒对道安。
物论已齐庄马喻,经文重把鲁鱼看。
若耶溪畔云门僧,夜闲燕坐听真乘。
莲花秘偈药草喻,二师身住口不住。
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
山色沈沈,松烟幂幂。
空林之下,盘陀之石。
石上有僧,结跏横膝。
庞区翳榛莽,地瘴藏百怪。
西山何轩轩,拔脚风尘外。
中萦一线蟠,侧立两壁对。
山色洗眼青,遥见紫翠重。
江光照肌白,靧作冰雪容。
问谁三间茅,散我九节筇。
一念去来想,万象起灭境。
方寸有所营,可与天地永。
五季日寻戈,四海环沸鼎。
顽石解首肯,老松闻肘回。
野鸟集隅坐,听法时一来。
山僧古佛徒,一龛寄岩隈。
上上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汝师释迦文,深欲警群痴。
有如优昙花,可玩不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