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身到名山骨亦清,洞中不枉为题名。

缘合诗逢无首羁,此身便有上天时。


无端许远留遗嘱,勾引闲人到处疑。

大涤潜通句曲山,列仙到处有遗坛。


千年落叶无行迹,时见郭文骑虎还。

岫云深护列仙儒,心与天倪共卷舒。


诗境偶生吟思外,青苔黄叶满山居。

一叶梧桐落半庭,暮猿千曲玉峰青。
不知白发谁医得,仙侣无何访蔡经。
三朝勤瘁不谋身,今日官闲与道亲。
纡组还乡宜最乐,居山得禄未全贫。
性情有暇穷真理,门馆无权少俗宾。
宿雨顽云拨不开,紫霄佳处访楼台。
青山九锁固奇甚,古洞一深如此哉。
拔地千林俱秀润,擎天一柱最崔嵬。
洞霄九锁本不扃,天柱一峰非浪名。
上同天目映寥廓,下与大涤通沧溟。
谁藏琼□在石室,真与福地齐金庭。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便烧沈水礼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㩧地声。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
多谢名山不厌人,五来此地著闲身。
泉声带雨驱烦暑,空翠萦风绝点尘。
金鼎火能知应候,玉壶花自占长春。
入山时八月,岚气似深冬。
岩洞生风雨,窠巢落桧松。
山中九重锁,月下一声钟。
仙都补吏向天涯,归棹南游事事嘉。
冬课洞庭千户橘,春尝石缝一枪茶。
蓬山厌直抛铅摘,公府伤离念棣华。
飘飘辽鹤去难寻,野客重来叹复吟。
许迈林中丹灶冷,郭文山上白云深。
南陵事迹都非昔,北岭归期直到今。
忆探西溪梅,曾饮余杭酒。
白鹿天半鸣,今复为谁有。
我归老母旁,此乐胜丹房。
成均祭酒出储胥,叹息东门祖二疏。
顾我言非韩吏部,多公节似孔尚书。
诸生共惜阳城去,三径重开蒋诩居。
洞霄真境逾前闻,青山九锁仙尘分。
先皇登临既冠绝,宰辅典领仍缤纷。
迩来烟霞全属□,五洞交扃无不锁。
蛟鳄谗波偶脱身,洞霄真境浣妖氛。
未妨贳酒馀杭姥,重与题诗大涤云。
何自玉关休战鼓,傥容琼馆秦炉熏。
青山九锁洞霄宫,真气澄鲜瑞雾浓。
扈圣千龄开蕊馆,擎天一柱削琼峰。
丹崖不见凌云凤,翠峡惊看跃雪龙。
重寻九锁蹑丹梯,回首空惊岁月移。
风虎守阍宁易到,冰龙候路却先驰。
松筠老去俱全节,猿鹤迎来尽故知。
踏雪来游大涤宫,缘崖一一访仙踪。
回环九锁银为阙,峭拔千山玉作峰。
冰柱高垂泉带石,珠幢整立桧兼松。
青山九锁隔凡缘,福地潜通小有天。
古洞落花春寂寂,空山乱石水涓涓。
金丹翠箬藏千岁,芝草琅玕定几年。
使节忠罄勤,东南两见春。
清宵多假寐,白发半忧民。
金阙遥辞宠,琳宫去谒真。
秘馆红尘外,瑶京白日边。
樽中不空酒,琴面已无弦。
晓上朝真阁,春耕负郭田。
峡口苍苍放水时,乾风吹落面前诗。
可怜无地遮秋色,流出千山也自奇。
戋戋碧窦出平冈,冷漱云根贮玉浆。
掷米化丹沦石髓,酿泉为酒沁霞光。
铜盘清露承天迥,金勺黄流灌地香。
午过青山渡,扬鞭入洞霄。
旁观昔隐迹,信步冷泉桥。
说简金龙古,仙风道古饶。
历遍江湖几万重,岂期方到洞霄中。
山翻九锁天分出,洞彻三茅地透东。
夭矫龙蛇幢节影,晶荧日月御香风。
天柱峰高万壑分,故留九锁限尘棼。
泉飞窗牖长为雨,日上冈峦半是云。
洞擘阴崖通远岫,石生暗晕作奇纹。
洞口夕阳多,长松带绿萝。
荒碑迷醉眼,欹路界残莎。
修竹迎风笑,清流舂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