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宾筵旧压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


泼墨云头连树暗,垂丝雨脚过溪生。


葛巾羽扇吾身健,雪碗冰瓯子句清。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

浮丘叔,浮丘丈人同一目。
撤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担一束。

仙城三石三塿,似三神山随波流。
地道潜通第七洞,朱明门户惟浮丘。


浮丘丈人昔栖此,子乔吹笙翩来游。

朱明门户是浮丘,浮丘丈人昔此游。


采药相携浮丘叔,时从洞里入罗浮。


挹袖堂前花几处,春光一望消愁绪。

闻与罗浮岳,朱明一洞通。


石床流水上,丹灶落花中。


时有大蝴蝶,来从四百峰。

桓家野王弄秋玉,流落秋亭半枝竹。
君山老人何处归,梦入潇湘洞庭曲。
浮丘仙客五湖心,复向沧波学凤吟。
仙墨香销凤影残,上池凉水夜初干。
似将帝子苍梧瑟,共作秋声万叶寒。
丹阳京口暝烟收,几度劳歌送客游。
吴岳晓连秋雨碧,御河寒带雁声流。
衣冠召对金门里,文翰周旋玉案头。
郑老心闲却忘官,泮林唯对碧蕉闲。
盈轩色映乌纱帽,拂几凉生苜蓿盘。
半榻秋声寒外落,一帘幽梦月中残。
黄叶山中把酒杯,行人西上凤凰台。
关河马色迎寒度,江郭鸿声带晓催。
三礼才名天下少,九重丹诏日边来。
三楚文衡忆重持,泮林宁厌一官卑。
论经已被先皇诏,怀策今逢圣主知。
长乐曙钟宫漏永,蓬莱宵烜佩声迟。
煮药烟中静掩门,泮林官暇动行轩。
天涯踪迹惭多病,客里心期忆共论。
空馆乱虫孤烛夜,荒原残叶数家村。
阴寒变微暄,泽国东风后。
嘤嘤黄鸟语,袅袅青丝柳。
沧洲二月花正开,沧洲堂上置酒杯。
西胶博士金门客,白马青袍夹城陌。
天池种藻上林花,身受皇恩不顾家。
春风几见桥门柳,禄米唯应足沽酒。
天籁萧萧何处鸣,湘江云叶助秋声。
几多金薤琳琅影,何限丹丘别里情。
桥门博士本忘机,柿叶房深隐翠微。
好是白云携不去,朝朝飞上老莱衣。
曲栏斗罢欲离群,还忆吹香几上闻。
积水天池非不到,野塘寒苇月纷纷。
荒居病起对空林,邻笛谁堪折柳音。
白首襟期惊是梦,沧波离别惜同心。
梨关月出鸿声小,笠泽天寒骑影深。
成均典教遂忘机,圣主恩深许暂归。
疋马又从江上别,孤舟还向雁边微。
初霜落叶惊吴苑,夜火寒砧入帝畿。
关河残叶下,征棹复西游。
远火台城迥,微霜禁苑秋。
诏书天上出,宣室夜深留。
与君二纪前,看花逐年少。
逢君二纪后,解组去京兆。
君今如冥鹏,我如笼中鸟。
凌风高挹浮丘袂,城郭山川正晚春。
不为小亭清坐久,老来随处著闲身。
平生风月怀,醉语或惊众。
休倾袁绍杯,且卧毕卓瓮。
使君良不凡,客子恍如梦。
珊瑚井底流金沙,菖蒲涧畔飞琼霞。
林里时藏蓬岛路,城头半出羽人家。
羽人家住朱明日,却辟此丘为户牖。
涧户灵泉闭泬寥,仙人楼阁五云遥。
昆丘望去珠为树,蓬岛移来玉作桥。
往日丹砂无客觅,他时黄鹤待谁招。
紫气朝来满近关,千秋名胜在人间。
杯前霞绕卢敖杖,海上涛飞葛令山。
珠树岂曾吟落叶,丹砂聊得驻春颜。
背郭楼成到碧虚,何人堪作上头居。
金砂久秘神仙箓,玉笥新藏太史书。
汉署几年违侍从,洛阳三入待公车。
丹台路绕碧城隅,茂宰真游道驾纡。
近报政成能下凤,更传仙去似飞凫。
蒲香欲驻安期舄,云气常封葛令炉。
闻有辽东鹤,千年始一还。
我来仍未远,遗迹尚堪攀。
访旧期餐液,求仙忆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