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明皇蠹妖孽,颠倒由禄儿。
真人奋灵武,群公任安危。
笑谈收两京,銮辂还京师。
天高秋回雁初飞,预佩萸囊上翠微。
落帽更寻明日约,追随直待月明归。
鲁恶吴同姓,唐嫌肃抚军。
仲尼讳不语,元结谤于文。
子固当承父,臣其可讪君。
昔到才三岁,今来鬓已苍。
剥苔看篆字,薙草觅书堂。
引客登台上,呼童扫树旁。
山下半篙春水,溪头几树疏烟。
为问故人闲处,听松应是高眠。
浯溪道人洁且修,祁山未琢青环璆。
手持道录湖海游,褒衣博带澄双眸。
不说羲轩与文周,洙泗濓洛俱浮沤。
相去祁阳五里馀,撼山为谷断为溪。
河南刺史老文学,石上真□健笔题。
风月满堂无地着,云烟半壁与天齐。
漫郎直笔老文□,太师□字尤卓荦。
天然二妙刻苍崖,墨本传来重和璞。
三年流客居潇嶷,甚欲一来观此碑。
□□游宦过湘山,道阻□□十里闲。
奎画自今容拂拭,苍崖从昔要跻攀。
扫除妖孽□□□,□录勋庸信□□。
营州健儿胡旋舞,三郎西走铃淋雨。
大唐玉玺日角归,白衣黄衣拥灵武。
承平无事李郭闲,内家张后外李父。
言寻漫郎宅,再拜元颜祠。
双忠自千古,何必磨崖碑。
即以文字论,后来作者谁。
峿台特高倨,{厂吾}亭稍逊退。
遥遥东西峙,望若次肩背。
俯瞰潇湘流,无挹众山翠。
逆风吹船头,上滩苦涉险。
忽见好林峦,危亭半山掩。
苍崖削云根,寒碧凄以耿。
奇哉一片石,澄江照秋影。
初疑太古月,团圞堕湘岭。
昨来犯余暑,兹行及深秋。
既感日月徂,复此山川悠。
王事昔方殷,归程今稍留。
忆我初过君,趋公罢寻幽。
君为夸浯溪,邀我重来游。
川途谢炎景,毕役已深秋。
文于天地不两天,我昔闻自浯溪歌。
浯溪深处漫郎宅,后有作者何其多。
中兴一颂岿然在,手剔苍藓三摩挲。
流涕中兴业,艰难一遇之。
纪游聊有托,作颂更何时。
鼙鼓家山梦,荪荃泽国思。
路转云深处,荒台枕碧湘。
江山开百粤,文字属中唐。
影落斜阳紫,名题卧石苍。
横空秋气发,历乱舞山晖。
楼势摇溪竹,钟声返寺扉。
谷闻群兕斗,云带断峰飞。
浯溪岸曲回明漪,古木蔽崖阴倒垂。
风吹钓船自来去,幽意独写无人知。
白鸥与我同浪迹,手持钓竿坐盘石。
昔读磨崖碑,已耳浯溪名。
今向岭西游,快作《浯溪行》。
浯溪之水清千尺,浯溪之石更奇特。
湘川佳致有浯溪,元结雄文向此题。
想得后人难以继,高名常与白云齐。
归舟一夜泊浯溪,晓雨丝丝不作泥。
□石苍崖访遗刻,更磨苔藓为留题。
元颜文字照浯溪,神物于今长护持。
崖边尚有堪磨处,留刻中兴第二碑。
景定初元汛虏氛,掀天功业掩前闻。
扶唐社稷郭中令,造汉乾坤贾冠军。
好激浯溪湔旧案,重磨崖石纪元勋。
羯鼓梨园迹已荒,斯文犹在日星光。
我来细拂青苔石,不忆三郎忆漫郎。
浯溪崖石与天齐,两刻中兴大业碑。
北向几多垂白叟,百年不见汉官仪。
明皇何以致颠危,林甫国忠成祸基。
妃子良心犹不悟,此机惟有九龄知。
壁立石青苍,邻溪复枕江。
刊铭传不朽,文笔老无双。
怪树森圆幄,□□寄□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