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海端为四海魁,扶胥绝境信奇哉。


日从若木梢头转,潮到占城国里回。


最爱五更红浪沸,忽吹万里紫霞开。

罗浮山如万石钟,一股南走如渴龙。


雷奔电迈遮不住,直抵海滨无去处。


低头饮海吐绛霞,举头戴著祝融家。

重译何须事远求,自随和气到中州。


一团冰雪含奇质,万里云霄豁俊眸。


玉羽惊翻边月晓,霜翎点破海天秋。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

归捷中华第,登船鬓未丝。


直应天上桂,别有海东枝。


国界波穷处,乡心日出时。

有妷者女,颜如舜英。


诋我以丑,我其何伤。


眩白为黑,古亦多有。

我哀东海,而思之苦。


彼何人斯,猛噬如虎。


我不击之,我民之忧。

何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


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

海国綀衣雪色明,寄将千里见高情。


著随野鹤浑相称,行近沙鸥亦不惊。


江露满船歌醉起,炉烟携袖忆诗成。

海东之,兄弟三人如凤凰,胸臆羽翮皆文章,九年三入天门翔。


伯冲天,季惊人,一日四海皆知名。
东之之文五色云,见者眩晃生眵昏,三进三已之,了若耳不闻。

百年有几相逢日,一别重来十二年。


海水萍踪仍此地,岁星荔实忽周天。


长江浪击轰云炮,绝漠寒深大窖毡。

不知圆通老,道场在汝耳。


一夜海潮音,我闻亦如是。

汝从下雉来,欲作补陀参。


风波了无际,惟有天蔚蓝。

中国人俱化,东夷贡未修。


圣君能大勇,沧海即浮沤。


貔虎当前队,鱼龙据上游。

国典崇常祀,名山仰岱宗。


圣王钦所遣,使者肃惟恭。


礼自唐虞秩,神知造化钟。

东风日边起,草木一时春。


自笑中华路,年年送远人。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


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


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

清晓銮舆出近郊,彩云迎日翠烟消。
龙媒立仗黄金饰,鸷鸟抟空白雪毛。
政协车攻修典礼,赋成羽猎擅时髦。
海内经师位望尊,登龙我亦仰君门。
亲人叔度波千顷,好客陈遵酒一樽。
谈剑气豪肝胆露,论诗律细性情存。
有鸟横绝来海东,白日片雪飘天风。
决云万里过榆塞,敛翮误投虞网中。
三韩五岛渺何许,此地胡为遭绁笼。
萧萧木叶落凄清,树里飘摇树外鸣。
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
风前卷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
日暮荒村浅水游,荻芦响处不胜愁。
几回吹到藏鸥渚,数阵敲来宿鹭洲。
摇落深滩寒月夜,拍依古岸舞风秋。
秋宵万籁尽销沉,忽听霜寒几度砧。
断续撼来惊旅梦,高低捣去碎乡心。
风前远送江头响,月下频敲石上音。
悲秋羌笛夜闻来,月下风嘶塞上台。
汉使声声胡地恨,刘郎曲曲雁门哀。
拍时血染征袍泪,触处魂伤旅梦回。
横空结阵渡江干,惊断霜秋月夜寒。
边塞三千啼别远,雄关百二唳飞难。
平沙苦诉金风剪,极浦悲号玉露团。
惆怅西风落叶秋,虫吟四壁倚科头。
三更叠唤将谁诉,万籁孤鸣若有由。
声价由来十倍论,君才早自擅雄浑。
空群万马行文势,扫阵千军落笔痕。
赤帜任凭坛上拔,红绫看取阁中存。
老大久已业荒荒,闻道先生返故乡。
下里敢联高曲妙,小言愧和大声长。
南来吾道传薪火,北上公车饱剑霜。
尊酒论文海外缘,儿曹师事已季年。
真能有术金都化,直欲无瑕璧乃全。
骥骋凭教奋平地,鹤盘端合响遥天。
小春佳景饯分离,兆应春宫酒满卮。
马帐正吟留别句,鳣堂恰好落成时。
曾开讲席宏来学,忽买归舟动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