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出涌金门一黯然,初来犹是绍兴前。


都人百万今谁在,惟有西湖似昔年。

诗曰:


家本浔阳江上住,翻腾波浪几春秋。


江南地面收功绩,水浒天罡占一筹。


宁海郡中遥吊孝,太湖江上返渔舟。

犹存径菊已无荷,城上霜风疋马过。


厮养前行疑叵可,徼巡侧睨暗谁何。


感时诗客推敲苦,逃俗编氓剃落多。

颓城砖甓堕平湖,禁籞雕残故苑芜。


戚畹换班言肯用,边庭入相事应无。


福威玉食欺孤主,诗礼金椎党盗儒。

玉斧难修旧月轮,凄凉沙鸟犯钩陈。


总因燕颔多庸将,却误蛾眉事别人。


一纪于今兵粗定,四民莫若士犹贫。

风入松词万口传,翻成馀恨寄湖烟。


难寻旧梦花阴地,剩放新愁雪意天。


战罢闲堤眠老马,宴稀荒港泊空船。

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


貂蝉公不施霖雨,虮虱臣能补漏天。


羞见稗官成野史,懒携草具问湖船。

主人携妓我题诗,三十年如一瞬驰。


尚想泊船行马处,不殊冲雪探梅时。


相君已抱牺牛悔,京兆空馀鵩鸟悲。

烟昏日落更谁知,四十流年一饷时。


水次梅花应独笑,城头老子尚能诗。


画船绿幕今如梦,雪鬓苍颜只自悲。

曾向西湖醉写诗,衰年六十叹飙驰。


一毫无补承平世,万事俱非老死时。


三竺禅窗猿已化,八梅吟冢鹤应悲。

天回地转事云轮,湖葑山榛色渐陈。


坠珥遗钿如隔世,攲楼倾榭最愁人。


一钱物变千钱直,十户民惊九户贫。

左看城阙右看湖,辗翠蹄红路欲芜。


君子颇闻梁上有,丽人何至水边无。


他时公论谁良史,往日虚名几腐儒。

萧条垂柳映枯荷,金碧楼空水鸟过。


略剩繁华犹好在,细看冷淡奈愁何。


遥知堤上游人少,渐觉城中空地多。

涌金门外看花朝,步去船归不见遥。


一派笙歌来水上,鹭鸶飞过第三桥。

一道香沟压郭西,粉墙低护石阶危。
短碑数尺镌何字,清泰三年凿此池。
桥市浣衣无空处,庙门卖卜有灵时。
堂标野趣岂虚传,坐看朝岚与夕烟。
支径萦迂斜傍竹,幽池清浅倒涵天。
少年心付沾泥絮,晚景身犹顺水船。
细撚吟髭谩赋诗,骚人那敢与争驰。
倾杯对月风清夜,倚杖观山云敛时。
世事安危浑莫问,人生得失底须悲。
时光迅速走双轮,忽忆前朝事已陈。
门外难交骑马客,竹边惟结话诗人。
生来岂羡陶朱富,老去宁甘原宪贫。
半生迹未历江湖,辟地东郊旋剪芜。
结屋池边尘自少,莳梅窗外俗全无。
偶来啜茗谢良友,不肯趋时愧腐儒。
数竿修竹半池荷,密掩柴门少客过。
笔底画能希李郭,囊中诗欠似阴何。
一心夜月炯长在,两鬓秋霜积未多。
山亭下瞰碧潭空,天际云霞落镜中。
千古神蛟吞夜月,九皋灵鹤振秋风。
许由颍水心何逸,庄叟濠梁意自同。
百泉声不断,风雨乱沧波。
地接烟岚迥,天开灵秀多。
古人馀胜事,今代有狂歌。
长松修竹共阴森,下有方塘几许深。
玉井遥分泉脉脉,彩虹高卧夜沈沈。
升仙有志空题柱,过海无凭浪费心。
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柳丝舞困起炊烟,罗绮相催欲上船。
贵冶亦知春有夜,暖沙还付白鸥眠。
西湖上马涌金门,三竺归来日色昏。
今古群生几尘劫,华夷万里一乾坤。
烟萝花木山中寺,水竹茅茨海上村。
西湖湖水平如掌,小艇恰受人三两。
山光叆叇天无云,落日双丸波荡漾。
天风浪浪水鸟飞,双桨划碎红玻璃。
苍寒收尽红尘,四山一色俄惊晓。
楼台宫阙,冰壶影里,莹然清悄。
独有游人,画船青盖,笙歌犹绕。
望尔扁舟里,蒲帆带雨间。
破窗秋在菊,终日坐看山。
引气猿攀槛,收心马就闲。
出郭凉意动,凄然知已秋。
晨光转平楚,湖色上高楼。
讲舍钟声近,轻桡镜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