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治庭区纭纷,斋阁简应接。


身闲憙枕簟,虑静厌图牒。


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

并溪取次得奇观,更舞新甍翠木端。


政喜闲身时可到,忽惊醉眼晚来宽。


故添山色浮岚润,不逐湍流独月寒。

听讼聊清肺石,闭门即卧云林。


山水七弦同调,烟霞一片知心。

祸福循环失马,死生幻妄浮沤。


阁里一炉挥麈,人间万事摇头。

白露可供朝盥,红霞取染春衣。


心与江鸥共泛,梦随园蝶同飞。

主人非隐非吏,对坐有江有山。


静听渔歌牧唱,笑看鹤去云还。

翛然阁上无物,忽尔空中有身。


座拥焚檀暖气,窗飞捣药香尘。

萧散为官岁月,徘徊小阁清虚。


入夜白云伴宿,怀仙青鸟衔书。

昨夜星照泥,通宵雨达曙。


潇江汇众水,欲载孤城去。


触石郁而怒,冲洲益骄倨。

常疑天似漏,青帝懒司花。


岂料喧灵鹊,还能转日车。


芳菲明绿野,点缀倩红霞。

宦况萧条无累,簿领清闲有馀。


肮脏形骸拄笏,风流罪过抄书。

岭上疏松响阁,檐前修竹摇窗。


月临人影三个,鹤对闲官一双。

紫阁登临处,秋光入品题。


窗吞河岳尽,檐压斗牛低。


客路孤城外,仙坛万岭西。

几欲登仙阁,年来筋力衰。


山青不在眼,云白更依谁。


碧海三山梦,瑶台万里期。

扬扬何处一逍遥,朱阁临清兴味高。
翠霭相连结春态,澄光下视鉴秋毫。
绿杨静舞腰初困,白鸟闲栖目不逃。
朱阁新前构,峥嵘枕水端。
地饶千顷秀,天付四时寒。
波蹙龙鳞活,山斜凤翼攒。
马蹄车辙前门外,江声山色后堂背。
左手持盘右把杯,家人怪问翁何在。
小阁峥嵘负后堂,图书左右翁中央。
遥看玉雪洒长天,隔匣飞光宝剑寒。
江月山云频有约,先生归去着黄冠。
道人不解尘机事,爱访吹笙骑鹤仙。
歌□素芝云外落,一钩梅月晒冰弦。
红云长绕玉皇家,炉里丹成结紫霞。
琴冷月明孤鹤怨,冰壶昨夜浸梅花。
城隅官阁下临河,监税闲来载酒过。
两岸蝉声喧湿翠,一天鹭影落晴波。
凭栏自有幽人乐,趋市能无估客歌。
官阁临清背市廛,司征馀暇思飘然。
牛羊春雨回山径,鸥鹭秋风傍钓船。
酒熟重期何日会,诗成还有几人传。
官阁新成胜概兼,日长公暇理牙签。
青山对榻岚光重,碧水当轩爽气添。
客到无时浮大白,人间何处有朱炎。
山下看山半在天,山巅高阁更堪怜。
四更海日生檐瓦,六月林风飒绮筵。
空外白飞何处雨,掌中绿绕半城烟。
杰哉高阁开神区,此地何必非玄都。
天上玉京十二楼,飞来人间作画图。
栾栌交加虎兽伏,甍宇轩翥龙鸾舒。
阑干古木琐青葱,阑外檐花灼半空。
万里好山春黛碧,一溪流水暮霞红。
窗疏不碍东西月,帆过始知南北风。
重开杰阁似天成,气压尘阛境自清。
一水深澄苍玉远,五峰齐峙翠屏横。
未谐广厦万间志,且惬行人六月情。
蔬羹相对泼油葱,无事依僧万虑空。
强拾放心看语录,肯将老眼犯尘红。
本来无物台非镜,会得何心幡动风。
一奁秋净,正山鬟半掩,初回蛾绿。
影入丹林清胜水,两鬓霜华慵沐。
冷磬云沈,危阑露警,涧响淙淙玉。
桐阴淡凝,试轻衫小坐,绿窗琴静。
弹瘦湘花双袖薄,风约晴丝碧影。
指冷调冰,弦清叩玉,眼底秋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