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采得䕷芜草,无花认不真。


持之不忍弃,留问路傍人。

鸟啼山涧幽,日入松林暝。


路转薜萝深,相呼不相应。

坐石弄芳草,渡溪行翠微。


西峰月未上,独自看云归。

濯足双溪口,寻幽水竹村。


淙淙斗门瀑,寒漱白云根。

邂逅吾所乐,爰复惜分携。


系帆且少留,聊慰吾所思。


嗟我行老矣,志意非昔时。

薄暮投何处,移蒿就浅滩。


孤篷飘雨急,细浪拍舟寒。


诗浸千山气,风传万竹竿。

烟霏生暝色,信宿伴渔樵。


地静林无瘴,溪喧水是潮。


落霞连雁足,残烧隔山腰。

青山游侣散纷纷,况复临岐远送君。
两地雁鸿难顾影,一时鸾鹤总离群。
人从杜若洲边去,路在桃花洞口分。
竹杖芒鞋历翠岑,蒯缑忽动远游心。
离魂已与千峰断,别恨空如九曲深。
只有飘蓬怀白璧,全无大药化黄金。
何事人间最可哀,朔风零雨向燕台。
白云隔断清溪口,不许红尘客再来。
当日仙槎九曲乘,奇峰五百恣攀登。
此行苦为虚名累,一宿烟霞也不能。
菱塘荇渚受凉风,渔唱鸥吟夕照中。
举目骇看天水外,云峰千笏插晴空。
偶寻皇溪日欲没,早梅未尽山樱发。
无事江城闭此身,不得坐待花间月。
水绕孤村山作邻,烟云无迹石无尘。
桃源不为渔郎到,谁识秦时避世人。
窈窕仙家何处寻,夕阳明灭乱云深。
大溪横断青山合,一路风帆入树林。
晓出茂郡城,乱山峙屏障,沙径多转折,东指复北向。
山脚汇双流,石漱桃花浪。
缘溪策马行,登陟穷怪状。
黄溪且缓程,白水方迎赏。
石扇千馀仞,雪源数百丈。
幽光照天动,寒气发地爽。
朝发蒙
久客不得志,束装归旧山。
休争逆旅席,早觉主人颜。
意比溪云懒,形同秋水闲。
倚棹待幽客,萧萧风满林。
遥知云尽处,犹隔洞门阴。
岸静渚花落,溪闲山鸟吟。
赏遍林泉去未能,却来溪口访岩僧。
为观远景尤奇处,更陟危亭最上层。
云吐前峰疑霈雨,泉飞别涧旋凝冰。
云外轩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
青山屈曲无重数,俱束溪光款款流。
罨画人家绕小溪,满林风露压篷低。
秋江记得停舟处,斜日梢头橄榄梯。
清梦忽然碎,溪喧满孤枕。
推篷绿打头,乱堕松竹影。
及兹朝气爽,行渡石桥近。
云门外六院,兹地据丹麓。
入门仍见山,古藓一庭绿。
松阴飐双幡,经坛散炉馥。
扁舟出东郭,沿缘耶溪间。
水尽白云起,遂入云门山。
红树叠青嶂,明妆耀螺鬟。
溪口佳山水,高人住此中。
生台下沙鸟,疏磬逐江风。
倚槛千岩寂,焚香万法空。
溪口相传地最灵,其间风物与人清。
钟声夜到江头尽,云气朝从槛外生。
几副轻绡供画笔,一林修竹寄闲情。
久客不得志,束装归旧山。
休争逆旅席,早觉主人颜。
意比溪云懒,形同秋水闲。
倚棹待幽客,萧萧风满林。
遥知云尽处,犹隔洞门阴。
岸静渚花落,溪闲山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