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


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

弦管声停笑语阗,清尊促坐小阑前。


已疑月避张灯夜,更似花输舞雪天。


玉蕊禁春如我瘦,银釭当夕为君圆。

我来屏山下,奔走倦僮仆。


亭亭日已中,冠中湿如沐。


访我芹溪翁,解装留憩宿。

小市人烟南北头,清江贾客去来舟。


儿时风物依然在,老去光阴不奈愁。


可怜白发无好意,更对故城思旧游。

结庐城郭远,静胜此溪边。


鸥鹭分家住,烟波入簟眠。


钓鱼偿酒劵,卖藕补佣钱。

小姑出门,日射雨缭。
小姑归来,日抱虹腰。

结构依城邑,木石难幽闲。


故使心地远,毋为车马攀。


所谓伊人在,溯流霜露间。

小姑青溪曲,大姑赤山矶,独处谁相依。

为听松风直过溪,长琴分与小童携。


白云不隔天台路,千树桃花一鸟啼。

一抹青山拍岸溪。
麦云将过笋初齐。
不知何处水流西。

一番风月已平分。
留得玉溪云。
蔼蔼宾僚如故,东楼北海清尊。

行转山腰唤小舟,更寻荒店酒家游。


一溪雨后滩声急,小醉虚檐翠竹秋。

积雨空斋久闭门,溪亭为客下壶飧。


长林一叶传秋气,绝壁层波吐浪痕。


莫向时艰空指画,且将文事细评论。

漫倚山椒结隐居,长歌真欲爱吾庐。
座中每下高人榻,门外时来长者车。
杨柳风恬春院静,梨花月冷夜窗虚。
欢住湖东,侬住湖西。
门前杨柳,夜夜乌啼。
尺幅绿千寻,苍茫烟欲吐。
秋夜对寒窗,疑堕潇潇雨。
溪水淡空山,古木闻樵唱。
山深不计年,岭梅寒欲放。
流水六桥烟,曲巷罗浮路。
夹岸泊渔舟,错认武陵去。
深山落微雨,一夜响空涧。
晚起开僧窗,蒙蒙烟未散。
绕峡穿崖曲折行,朦胧旭日弄新晴。
云埋林麓山家隐,雨漫溪流水道平。
沃野青黄禾半熟,沿堤斑驳笋初生。
玉槛银屏曲径通。
芳春收得入帘栊。
云在妆台山在镜。
杨柳楼台,梧桐庭院,洞天不似人闲。
除非是、瑶台仙子,合倚疏阑。
何处翩翩侠少,安排了、玉盏金盘。
十五盈盈学解愁,珠帘不卷倚箜篌。
多情明月无情水,夜夜青溪映酒楼。
云和秋林桐叶大。
琴筑徐鸣,碧绕溪堂左。
那得茅庵留乞我。
意态雄而杰。
战英姿、龙眉豹颈,仙风道骨。
世界大千任游戏,小小神通鹘突。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
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小姑家住秣陵西,惯听城头乌夜啼。
向为无郎嫌出入,不知门外是青溪。
林屋阴深锁绿苔,碧山当户小楼台。
眼前此景不易得,客里好怀先自开。
鬼谷已难求仿佛,天冠犹解写崔巍。
卜居西郭半村中,几曲清溪一棹通。
度壑钟声萧寺外,穿林塔影小楼东。
树因初植偏宜雨,竹自新移却畏风。
小姑家住秣陵西,惯听城头乌夜啼。
向为无郎嫌出入,不知门外是青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