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玉泉边碧玉楼,崇幽何羡采真游。


清秋长笑惊山鸟,朱夏闲眠对水鸥。


孺子沧浪休濯足,高人剡曲漫回舟。

燕尾溪流上下分,中馀里许地翻平。


林疏邑屋高低见,水涨舫船来往轻。


坡老已仙谁杰作,诗人为县得重评。

不碍溪流水不平,主人平处主鸥盟。


两峰呈秀出天造,双涧同流到地清。


尚忆经过曾对酒,欲来登览恨无名。

南国溪阴暖,先春发茗芽。


采从青竹笼,蒸自白云家。


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

一书说尽故人情,闽岭春风入户庭。


碾处曾看眉上白,分时为见眼中青。


饭羹正昼成空洞,枕簟通宵失杳冥。

壑源今日为君倾,可当杯盘泻浊清。


未到舌根先一笑,风炉石鼎雨来声。

北焙今年但取陈,草芽过了二分春。


为君湔洗丁坑后,宝胯云团一样新。

我有西施台,芙蓉四面开。


一声洞庭笛,天上月飞来。


白露凝罗袂,明湖泻玉杯。

峥嵘起孤根,四面迥无隣。


云是文溪筑,当作李公墩。


屹立彼中流,以墩肖于人。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舶舟初出建溪春,红笺品题苞蒻叶。


低昂轻重如美人,等衰铢较知难躐。


格高玉雪莹衷肠,品下膏油浮面颊。

新居水竹绕横塘,梅雨初晴送早凉。


帘卷朝华通绣拱,风摇花影弄扶桑。


梁间贺燕时窥酒,树里迁莺似听簧。

二月扬州淑景新,西园花月解留人。


仲长乐志因逃禄,潘岳闲居遂奉亲。


行坐不离醒酒石,逢迎俱是问奇宾。

曾见山居画本摹,商颜芝穴惜榛芜。
千金数致逾良贾,一室能营亦壮夫。
补竹构亭储史草,种瓜分圃受侨租。
三千迸箨拂朝云,想见坤祇夜骏奔。
嶰谷抡材闻古帝,桃溪呈瑞属神孙。
如犀亟应丝纶命,带粉初萦雨露痕。
过雨溪山古木齐,亭台清閟绿阴迷。
黄莺亦似怜佳境,飞去飞来不惜啼。
湄溪新水碧如苔,溪上垂杨夹岸栽。
诗酒画船来住惯,眼明鸥鹭不相猜。
浪迹弃人世,远山自幽独。
始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
荒庭何所有,老树半空腹。
三城秋色远浮空,坐倚层轩望不穷。
山静颇疑尘世隔,磴危真讶广寒通。
朱帘绿映千门柳,碧簟凉生四面风。
方池曲径隔花迷,百尺楼高缓步跻。
吟罢倚栏闻越鸟,梦回欹枕忆朝鸡。
朱弦漫许幽人弄,粉壁还邀过客题。
数亩园中独乐身,别从青野结溪邻。
榆枝折罢吹藜火,柿叶书残岸葛巾。
避俗已拚人共弃,投闲还许鹭相亲。
每到双溪兴自招,新亭况是隔凡嚣。
水中山色都如画,风里湍声却似潮。
攲枕几回眠尽夜,凭栏不厌立终朝。
怀玉知名寺,诸峰翠插天。
凌云飞略彴,照水舞蜿蜒。
午日孤穿履,新凉定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