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


腹中灵液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住三日,明月满舟同一醉。

论心一载便千秋,不向今人不古求。


馀子中原俱碌碌,丈夫世上未悠悠。

千秋还碧入斜晖,万鸟衔青落翠微。


漫托离心归晚岫,白云愁绝未能飞。

逢人指点问君家,咫尺青山云半遮。


落日峰西飞夕照,似浮颜色映流霞。

去年春水荡离忧,今日秋山积近愁。


满月云林难指数,碧烟一带自沉浮。

瘴云阴、卯饮杯停,骊歌柳岸催发。
冷落孤踪,凄迷影事,梦杳庄生蝶。
庾楼风,皖江楫。

扬鞭丝、几阵西风,人烟小市吹暝。
古驿延秋,虚堂款客,暂得羁魂定。
翠云深,玉沙净。

杨花三月满河滨,闭户先生未似贫。


却假霜威频促客,偶除山径一逢人。


草堂绘里黄州夜,玉舄沾来紫禁春。

笑别姑熟州,来作潜山游。
潜山闻名三十载,写望可以销吾忧。


晴云如绵挂寒木,广溪镜静涵明秋。

伊君头戴星文冠,遨游五岳何时还。


结茅却在潜山里,闭息自养丹田丹。


闻说年龄七十九,发如鸦青亦稀有。

见君浩然心,视世如浮空。
君归潜山曲,我复庐山中。
形间心不隔,谁能嗟异同。
浇风久成俗,真隐不可求。
何悟非所冀,得君在扁舟。
目击道已存,一笑遂忘言。
半天鸣籁四畴摇,一望翻澜众渴消。
道上逢人堪假盖,水边何事更悬瓢。
农家翠竹编初就,佛国青山步不遥。
势参吴楚分,作镇向同安。
地胜尘寰隔,天深洞府宽。
位将衡岳敌,根与霍山盘。
山势欲相抱,一条微径盘。
攀萝歇复行,始得凌仙坛。
闻道葛夫子,此中鍊还丹。
草草相逢楚泽西,红亭绿酒又分携。
人生底事怜鸡肋,客路长教怨马蹄。
舒子州前柽叶暗,越王城里荔枝齐。
潜山翠削与云平,驻马偏饶览胜情。
天柱日临诸岛近,石楼烟散列峰明。
共传佐命分南岳,曾记登封礼玉清。
地僻居人少,衡茅三五家。
孤村屯落叶,野水削平沙。
竹径门深掩,松毛岭半遮。
南郭行吟去,江天月一痕。
清秋何处笛,红叶几家村。
云气凉生袂,溪声曲到门。
淡沱暄风霁景成,幽居阒寂未须名。
苍苔被径少人迹,红雨泼帘多鸟声。
药谱茶经情每寄,吟鞭画舫乐慵争。
骨肉本天属,不以忧患间。
张公至性人,高节光寓县。
献逆乱天常,残伤及枯干。
肩舆转关随俯仰,不忧弱水澄方丈。
细雾萦盘上白云,刚风肃肃天森爽。
夏木阴浓四月寒,涧流触石鸣惊湍。
草草相逢楚泽西,红亭绿酒又分携。
人生底事怜鸡肋,客路长教怨马蹄。
舒子州前柽叶暗,越王城里荔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