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崖瀑布如玉龙,西崖瀑布如白虹。
千寻之势不可杀,交飞乱落清泠中。


小声万骑驱元戎,大声五夜鞭雷公。

东林聊寄宿,高阁傍层峦。


树里泉为瀑,山中谷是盘。


近檐疑雨至,欹枕即江干。

徘徊西涧下,听泉濯烦襟。


烦襟遂萧爽,妙音非世音。


不知岐路绝,贪玩烟萝深。

山源久涸旱尘飘,想见潺湲泻石桥。


只道海风吹不断,为谁收起玉鲛绡。

平生托游从,林野乃其趣。


出处偶不同,清浊良已忤。


解组浣我尘,叩门为君诉。

西瞻香炉气,北望钟山英。


宁如坐岩曲,飞玉光栏楹。


异哉天地秀,孕此冰雪精。

千山六月火,可使金石然。


怀兹水一滴,想彼心千年。


愿君倒天瓢,流泽无中边。

楚山亦瘴疠,湘水多幽灵。


高飙雷电激,尽日霰雪零。


涤去热恼肠,清风自泠泠。

山椒斫寒翠,涧曲披玄图。


写此一派润,化作万顷腴。


谁知田中禾,粒粒心上珠。

飞流三百丈,日射碧琉璃。


一气何终极,淋漓自不知。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有山来便有,万丈落云端。


雾喷千岩湿,雷倾九夏寒。


图中僧写去,湖上客回看。

缥缈丹梯最上头,何来千仞泻飞流。


初疑银汉从天下,忽讶沧波倒峡浮。


草木春回馀作润,江山人藉此相留。

缭绕山当缺,奔腾水欲飞。


穿林回组练,触石喷珠玑。


雨过仙人掌,天垂织女机。

晚晴紫翠溢平川,三十六峰凝霁烟。


匹练依稀分秀岭,玉虹摇曳舞危巅。


寒光定是连明汉,清气都疑贯九渊。

泉声一派迫人寒,疑有痴龙在此间。


听了西淙三日雨,不知天下有庐山。

银河清夜决,一派落岩前。


雷激惊龙蛰,霜飞冷鹤眠。


醉乡思入圣,吟骨欲登仙。

万斛明珠万叠雷,分明激破白云堆。


何因卷上银河去,莫放濑溪桥下来。

飞下数千尺,全然无定形。


电横天日射,龙出石云腥。


壮势春曾看,寒声佛共听。

一派从天落,曾经李白看。


千年流不尽,六月地长寒。


洒木喷微沫,冲崖激怒湍。

山头飞瀑海中潮,此理谁能问泬寥。
只恐分流从月窟,桂香无限到西桥。
接石为槽绕画檐,清风爽气坐来添。
恰从天外为飞瀑,又向人间作水帘。
沉浮又似缀汀鸥,石齿横斜咽复流。
莫放阴云遮洞府,最宜明月挂高秋。
晴天如练雨成雷,飞洒青空亦快哉。
推倒西峰一百丈,试观河汉所从来。
悬崖倾注自成川,六月溪风为肃然。
不是化工移用巧,尾闾应亦有穷年。
窈窕东注壑,舒徐南入江。
寄声沧海若,高洁此难双。
万石枕山眠,千峰随路转。
林深暝岩穴,一道寒泉溅。
分明冰帚垂空壁,隐约珠帘挂苍石。
江行终日听江声,忽怪潺潺声较清。
泉乳融为玉乳白,浪花散作雪花轻。
一船是水人心异,万想俱空眼界平。
怪雨蛮烟入座寒,居然烟雨隔晴天。
化为淮海冰三丈,剪下松江水半边。
蜀客槎星向天上,翰林诗句落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