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灵隐天竺山,清流漱奇石。


草木郁青葱,岩洞耀丹碧。


有时闲联骑,尽日为散策。

寺涵灵气隐山椒,不待登楼月可招。


觅径穿云行屡歇,谈经拂石坐相邀。


洞深雨积当晴湿,泉窦风吹入夜嚣。

西峰翠微半,地涌化人宫。


高挹群山外,幽藏万木中。


石楼飞映日,金铎响迎风。

丹井冷泉虚易到,两山真界实难名。


石和云雾莲华气,月过楼台桂子清。


腾踏回桥巡像设,罗穿曲洞出龙成。

浮玉山中曾把臂,风景依稀如隔世。


常叹空门无定踪,此生何处求真谛。


秋风一棹过钱塘,闻说吾师在上方。

偃盖松间载酒行,才惊飘泊过清明。


五年别向兹山会,两月春无此日晴。


石古谁参圆泽偈,井湮犹带葛洪名。

飞来峰下旧祗园,胜览平生第一番。


方丈云深疑伏虎,洞门风冷罢呼猿。


天开画史丹青笔,水杂游人语笑喧。

钱塘门外日初红,万顷湖光一镜空。


白塔苍松山向背,画船垂柳路西东。


放生字认唐遗碣,行在名传宋故宫。

一峰迎日满清晖,绿瓦红墙委断扉。


去劫百年犹未复,烂泥诸佛竟谁皈。


古无创业残文教,水欲分湖涌翠微。

斗边一塔冷浮光,九里松风揭寺香。


君去正当春雨动,雪花消尽石兰芳。

击残涂毒抖衣尘,便挂轻帆破浅春。


后夜冷泉池上看,白云明月是闲身。

松竹回环十里阴,一声啼鸟觉山深。


道人睡足北窗下,一榻清风直万金。

冷泉亭角坐移时,试看孤峰飞不飞。


峰自不飞人自醉,暮鸦栖了更忘归。

呼猿才了复临流,洗出胸中一派秋。


泉石世间真富贵,几生修得到巢由。

游山此是第三回,天竺禅门八字开。


已断此生休佞佛,又随人去乞灵来。

九里松阴秀郁回,石幢宝刹入云开。
山从何处分身至,溪自当年洗耳来。
嶂雨长迷隋后塔,梵声□落谢儿台。
半陟神巳慄,极振目逾眩。
分野照可指,山云讵能辨。
藩周县界络,江末海光见。
一殿临飞岛,诸禅丽拥山。
层层琴咽水,处处碧成关。
昃景迟春眺,屯云待客攀。
俗子丛中暂拨忙,团蒲中夜拟禅房。
澜头岩穴仙都邃,石上轩楹佛土香。
宿雨生秋醒客梦,霁云回日借山光。
韶华倏已三旬过,南北山分两日游。
翠逻晚寒催暖酒,绿杨风软缓移舟。
无多官事妨行乐,有许吟情夺隐忧。
夙好在岩壑,强持缚缨簪。
野性当奈何,惝恍如惊麇。
华鲸吼粥月朦胧,满意枝筇落手中。
金碧三分灵鹫岭,烟云高峙补陀峰。
一贫未办庄严供,九品坚持忆念功。
竹枝节节分泉脉,一树红梅沉涧色。
山空木落窥湖烟,壁冷松高磬声直。
拾得仙翁白鹤翎,吹笙拟和琴心经。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
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
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
南宋繁华去已遥,西湖花柳为谁娇。
自闻玉井沉香骨,无复龙舟载舞腰。
云里磬声黄叶寺,水心虹影赤阑桥。
西湖灵隐称名刹,记我当年事胜游。
灵鹫岭边山独秀,冷泉亭下水长流。
祇园鹤唳禅林晓,石洞猿啼玉树秋。
灵山一夜雪,万象立于定。
入门玉交柯,负重松逾静。
冻溜不挂檐,万瓦皆明镜。
灵鹫下层霄,翼覆东西峰。
仙山此堂奥,镇以飞阁雄。
我来丧乱馀,三年一孤筇。
架竹引泉脉,因松作雨声。
乱云随我驻,孤月为谁行。
涧合双流急,岩窥一线明。
环湖皆好山,最是灵隐秀。
后矗北高峰,前结飞来窦。
绕寺山水幽,巀嵲山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