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净林萧寺北山隅,曾是精庐隐昔儒。


书带草生移钜野,篆文江绕接巴渝。


吟诗云合峰头碧,点易霞留洞口朱。

书来草木吾臭味,诗有胆气非黄冠。
清溪研露一双鹤,苏门啸空千仞鸾。
愁连青燐引觞醉,愤入白虹提剑看。
桐树扶疏荫石台,巉岩西望更崔嵬。
日流云影前峰去,风送泉声别涧来。
鸿渐茗从闲客试,李绅书自少年开。
台成点易试高秋,更爱真台在上头。
石小似看千仞立,云多还许一方留。
飘然野步长随鹤,何处机心不见鸥。
观水长怀子在川,衣冠时向古坛前。
蓍从上蔡无真种,图到希夷有别传。
客送屐声云里径,僧将瓢影月中泉。
点易台南滴露泉,石边一穴水精圆。
方诸未挹天边月,沆瀣虚传海上天。
白鹤远来云表外,碧窗深隔洞门前。
风急山深叶乍飞,行云皛皛日光微。
台高正合逢秋上,道近还判向晚归。
北极星辰真旷瞩,南湖山水各清晖。
点易台南忽有泉,原来石窦始涓涓。
气蒸碧雾絪缊合,声入青云迤逦传。
洞里乾坤双滴露,山中日月一流川。
金莲池水即沧浪,白石冈云接草堂。
竹合凤箫难起调,树留虫篆不成行。
百原泉上风神远,五老峰前梦寐长。
百年佳兴独登台,草结为堂白日开。
云暝气连东海石,风睛光动北山莱。
故应壁立千寻在,安得泉分一道来。
万壑风云万壑涛,人间天上在岩嶅。
丘园掩映松楸密,台殿参差鹳鹤高。
僻地自堪成晚节,浮名真合付秋毫。
高台百尺临苍茫,白云渺渺溪泱泱。
松垂一枝去地近,草碧千里兼天长。
有时岩顶起清籁,何物涧边生异香。
海天亭畔卜幽居,三古精神一卷书。
象管搦残朱未落,松梢滴尽露还馀。
姓同康节希何敢,年过蘧瑗化不如。
象笔双缄自吉州,书题点易远相投。
老来已悟浮生梦,病后兼忘应世筹。
磴入烟霞须策杖,台穷云海胜登楼。
待月月在天,待明不待上。
月明松影来,风静流泉响。
与客谈羲文,乾坤入指掌。
点易朱闻滴露研,忽传此地有原泉。
莫言一滴无多水,点尽乾坤是尽年。
风雨西庵正倚楼,素翁书至似同游。
十年海上人非远,何处山中事不幽。
竹蘖乍肥分仆送,松花将老托僧收。
洞天占胜作新亭,曲槛危檐揖翠屏。
四顾风烟入怀里,一湾溪水抱沙汀。
羽人不见论平昔,双鹤犹存有典型。
伏羲先天易,其初一太极。
太极生阴阳,阴阳各有画。
濂溪何所传,妙得于太极。
点易台边路,荒荒蔓草茸。
能留太古石,犹有六朝松。
幽涧鸣寒筑,疏林阁远钟。
云锁瑶扉童未起,树摇凉露鹤初还。
曲肱道士清溪水,心在羲皇未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