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
兴阑却上五湖舟。
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

步到风烟上上头,恍如造物与同游。


千山表里重围过,一水中间自在流。


近郭楼台隔云见,邻峰钟磬出林幽。

山城无处著鳌头,与客相携汗漫游。


六月亦寒空翠合,一溪不尽夕阳流。


有蔬笋气诗逾好,无绮罗人山更幽。

共携社瓮上春台,踏破缘云一径苔。


岁月略如飞鸟过,宾朋不为看花来。


霜前老翠依然在,眼底凡红不用开。

似闻伐石旋诛茅,已见高堂荫乐郊。


百里湖山供眼界,满城桃李动春梢。


寒梅过尽看成实,乳燕飞来欲定巢。

井邑峰峦绕郡城,新台高峙见南溟。


海澜浩荡连云白,江汉朝宗彻底清。


日月往来双羽箭,乾坤今古一邮亭。

朝看凤阳和,风静凤毰毸。
暮看凤梧高,露冷凤不来。


凤兮凤兮已久衰,嗟尔胡为乎来哉。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
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
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
我爱庵居好,登临兴独长。
半岩花气重,一径竹阴凉。
厨剩斋僧米,垆馀供佛香。
容膝坐小轩,野兴厌廊庑。
潺潺水竹幽,寓此得佳趣。
忧道轻黄金,身外何足虑。
水镜得闲居,修竹荫轩庑。
樵岚城市外,迥有山林趣。
幽窗宜习静,孤坐忘百虑。
亭冠南荒数十城,凭高眼孔小沧溟。
遑知垂领二毛白,第见中原一发青。
帝皞春机常泼泼,羲和日驭亦亭亭。
紫雾春山绿树齐,水流花屿乱莺啼。
蹇驴乌帽归来晚,恰似成都濯锦溪。
江汉千年地,风流一代豪。
身居王者贵,心慕古人高。
画栋充蝌蚪,琼窗秃兔毫。
山占樵城最上头,眼前历历记曾游。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
小队未妨需隙暇,大书已觉振岩幽。
谁凿洼樽酒。
耸高台、青山一桁,春岚浓否。
磴道斜穿松霭碧,岩势直凌霄斗。
去年看月秦淮上,两岸笙歌催画桨。
今年置酒熙春堂,两枝桦烛摇秋光。
去年今年一弹指,客程已隔三千里,圃圞明月犹如此。
帘珠虚明十二栏,翛然身世尚人间。
怪来拾得无尘句,放出云屏几叠山。
地回仙岛风光别,人在春台笑语温。
事简民淳知帝力,时和岁稔荷天恩。
楼上斜阳遇似飞,楼前秋景透人衣。
横碧烟岚浓可扫,半红霜木冷相依。
吾闽山水州,佳丽发于邵。
中有登高山,迥与蓬莱肖。
万家鸡犬环,四面城池绕。
桃源未识恐微茫,每坐青林惯日长。
鱼鸟自同千里乐,风烟漫逐一城香。
竹围月色来深院,花引春情过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