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隔岸采芙蓉,款柴门、露湿横塘清晓。
如镜洗遥空,前汀远、雪影芦花谁扫。
荒沟曲港,断桥红叶流来小。
新雨涨汀沙,倚兰桡、正值江亭初晓。
堤坠乱桃红,红桥下、斜映花阴如扫。
波纹沁碧,一双燕子凌波小。
风暖谢池波,做芊绵一篇,柔情催晓。
前路碧成丝,平芜尽、山外烟痕如扫。
朝光暮影,嫩晴消息欺寒小。
为谁来晚。
甚玉关倦羽,恋群不散。
认爪印、那计东西,正日冷山河,自嫌程远。
恨双萍、咫尺未相逢,荒城暮烟遮。
过中原几度,凄凄雁稆,莽莽虫沙。
老矣兰成词赋,萧瑟向谁嗟。
君在蚕丛,扬舲去访,西泠词友。
竟悭聚首。
怀人真令人瘦。
天涯倦旅,倚危楼一笛,散人来否。
社燕盟鸥诗酒共,肯被水云留住。
断碧分山,平波卷絮,却是阳关路。
掩空昼。
记款雁弦诗,呼蛩絮酒。
奈蓬蒿径悄,西风渐非旧。
疏雨湿蝉衣,绕池塘、数里藕花开遍。
双桨破烟痕,垂杨底、略有嫩风勾绾。
篷窗试启,冷香如梦浮清浅。
凝膏冷爓夜迢迢,笼烛鸣鸾驿路遥。
残梦迷离落何处,晓风吹过彩亭桥。
柱杖凌高绝。
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
青鬓半斑七十馀,绿郎五彩侍庭除。
寿筵盛设秋风外,锦轴敷陈水石居。
高兴昔年应不减,清吟近日更何如。
望六年来大欠强,远心犹自不知量。
看花庭院迎风舞,灌药阶除引日长。
松竹入云偏碍日,蒹葭隔水未飘霜。
我亦樵云旧寄闲,真仙留药驻童颜。
风高翠洞怀偏壮,月上紫姑兴未悭。
绿竹依檐高复下,红荷映水淡仍殷。
佳句缤纷下僻陬,五云璀璨映林邱。
雪白阳春归大雅,山丹水碧占清幽。
肯将六物供垂钓,拟向三江共泛舟。
四围碧荔锁名园,花满芳蹊酒满尊。
北浦北瞻连锦里,西樵西望见昆仑。
风清午枕添新梦,潮长春洲过旧痕。
风和日暖到天台,千树桃花杂草莱。
玉女捧卮开夜宴,洞箫吹月上瑶台。
五铢雾縠香生袂,七宝云筝毊绝埃。
笑折梅花可自由,草亭观物小开眸。
星周律转岁华在,冬至阳生瑞蔼流。
葛稚成丹留一诀,桃源迷路忽千秋。
玄都沧海事溟溟,且拟人间知有亭。
秋水微茫随地碧,云山寥落隔江青。
喜看嘉客供新稻,频唤诸孙讲旧经。
小坐榕阴傍午移,夏凉葵扇亦相随。
微风断续开浮藻,曲径周围绕短篱。
村女隔溪时抱瓮,痴仙尽日自弹棋。
春半孤村细雨时,缊袍藤枕正相宜。
续馀楚客青湘赋,歌遍南山白石词。
丹灶几曾遗果老,龙泉何处觅安期。
谁把江门旧钓台,移于碧涧俯潆洄。
无穷鸥鸟供吟弄,更有渔翁共往来。
物外风光真绝境,静中天地亦初开。
少壮交游翰墨中,远方问字羡扬雄。
六旬冠挂登洲月,九畹兰飘楚水风。
绣昼纷纷还后辈,彩云细细绕长空。
萧瑟秋声感慨馀,年来白发不堪除。
诞辰喜伴松萝宴,风月偏添水竹居。
旧学传箕归二仲,高才授简羡相如。
枫冷落吴江,漾涟漪一镜,澄清初晓。
云梦到潇湘,芙蓉外、一段清愁难扫。
苍茫独立,半空飞下鱼云小。
玉苔比洁。
正净无可唾,纤尘俱绝。
渡了烟江,涤向冰壶,不与春心争热。
无多春色,讶玉颜笑浅,暗窥篱密。
换了霓裳,不似罗浮旧相识。
薄醉朦胧未醒,疑夜雨、小楼遥忆。
好景在沧浪,照乱山、冷枫翠渚红染。
前度浣衣人,西风里、安排碧砧初遍。
载诗载酒,画船重到风澜浅。
社雨几番过,望横塘、十里轻烟迷晓。
涨绿半篙馀,红桥路、净洗芳尘如扫。
短长亭柳,乱丝低罩鸳鸯小。
春色漾平芜,绿芊芊、一晌暄风吹晓。
遥望浅笼烟,盘鹰地、野火荒痕全扫。
踏青人去,软泥刚印弓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