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滘口人家尽绣帘,衣翻蛱蝶麝兰添。


徵歌曲爱莲花艳,注酒浆愁荔子甜。


水气欲飞山作雨,沙云先白海成盐。

双飞玉塔截东流,势落扶胥控虎头。


地有二门当大海,人无一剑起炎洲。


楼船缥缈鳖身映,宫阙虚无蜃气浮。

珠水烟波接海长,春潮微带落霞光。

黄鱼日作三江雨,白鹭天留一片霜。

洲爱琵琶风外语,沙怜茉莉月中香。

明月生珠海,苍茫万里愁。


笙歌喧极浦,风露满孤舟。


落雁惊难宿,寒潮静不流。

马鞍山头紫云起,脂香粉腻珠江水。
英雄儿女满襟泪,只合王郎为情死。


江头日日呼画船,珠歌翠舞年复年。

后夜相思益渺然,苍梧遥隔夕阳边。


他年傥忆今宵会,此是当时载鹤船。

江山风月好亭台,觞咏应须老守才。


一语叮咛君记取,莫因官贵少书来。

送人作郡鬼揶揄,同是当时旧酒徒。


能唱尊前渭城曲,故应心计未全粗。

年年代作嫁衣裳,涂抹今为新妇妆。


莫道女儿羞未学,教儿忙比养儿忙。

记得当年太史公,桥头一笑去匆匆。


置身九棘三槐上,留语千岩万壑中。


别后冷将煨芋火,闲来忘却卖松风。

早潮暮潮时往还,大浪小浪波涛间。


一声呕哑涉江棹,十里涳蒙回首山。


水寺无人僧定稳,仙岩有路鹤飞闲。

南方有鸟生桂林,九苞五色何森森。


一鸣再鸣天下闻,三鸣谱作箾韶音。


翱翔直上木天去,宫商妙叶薰风琴。

扁舟独渡珠江水,野客登临耳目宽。


绀殿钟声移棹听,白云山色隔城看。


遐心指点峰千叠,生计商量钓一竿。

珠江消息近何如,明月清风各索居。


记得桥头三笑约,频开怀里八行书。


诤臣不负阳司谏,直道还推卫史鱼。

白衣留却别大颠,玉带输将还野禅。
两人可一不可再,古今浩浩争流传。


何如珠江郑太史,早向儒门契宗旨。

天上金门客,林间白社人。


风云供吐纳,鸾凤露精神。


近识潜龙跃,宁同尺蠖伸。

生平湖海客,薄暮钓鱼船。


回首见孤月,严城夜悄然。


波摇江上寺,云净水中天。

一别珠江已十春,重游烟景逐年新。
尊前鳌涌疑无地,海上羊归若有人。
四面波光摇绿酒,万家歌管隔红尘。
六代人空草木衰,闲曹寥落少新知。
忽逢词客携琴至,正值高斋锁印时。
钟埠凉风留下榻,珠江明月忆传卮。
相逢柳眼似人青,潦倒江干任醉醒。
浪迹未能同野鹤,深杯还欲引沧溟。
坐来星月当筵满,歌动鱼龙倚棹听。
琴书万里老莱心,梅岭鹅城路更深。
黄映官衙秋里菊,绿招游兴酒边林。
龙门旧事谁堪续,狐腋蛮风不当侵。
披襟尤爱事南图,鹊起曾闻溢庆殊。
司马文心原锦绣,徐陵笔架是珊瑚。
诗裁仙径先红羽,月泛珠江满玉壶。
芳菲已满目,洲渚复含情。
别路千程始,离愁百念生。
简书催远去,行役惮孤征。
直到三更更寂寥,片云沉尽点烟消。
四边秋色天围岸,上下寒光人倚桡。
露下有花连水白,鹤飞无影入空遥。
何来双舄忽先登,羡尔衣冠出五陵。
锦自制成推翰墨,花曾栽遍识贤能。
豫章家世彤云接,粤海楼台赤日升。
旅泊江城蜡炬残,愁闻使者募材官。
秋成百粤诛求尽,乱后三吴戍守难。
楼橹月明乌鹊起,海门风急皂雕寒。
扁舟江上待寒潮,归去孤村正寂寥。
却忆山钟谁共听,诃林寺里赤阑桥。
雁尽不传江上信,词人幽抱若为裁。
渔灯晚杂烽烟起,野柝时闻戍鼓催。
台在早占南武拜,波平终见越裳来。
罥今宵、四厢花影,层层低拂浓绣。
赚君来是珠江水,又到送君时候。
珠泪有。
问珠娘、眉弯秋色,一船能载多少。
蜃窗六曲灯如水,赚得鸳魂红笑。
歌乍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