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先生高义薄层穹,解使池庭化泮宫。
应笑兰亭旧豪逸,溪山千古寂寥中。
一瓣瞻祠像,形癯道自腴。
衣冠千载事,功力廿篇书。
老竹秦四皓,寒梅汉二疏。
江抱零陵郡,山藏钴鉧潭。
古人如水去,祠树与天参。
述作笼诸子,风骚迫二南。
团山㘭里奠公堂,何意重来致瓣香。
史及阙文怜误豕,礼将求野幸存羊。
心精已与经行世,德义元堪社在乡。
碧石离离草色新,富春山下几回春。
漫将卖菜辞求益,本为观鱼得任真。
三代道亡还此有,两生心在更何人。
晴霞栖四壁,明月照孤踪。
自彻皋比席,谁闻巨梃钟。
冥心求顿悟,断简故应封。
先生倡绝学,观化迩遐同。
濂洛宗无极,河汾陋说中。
仪刑瞻北斗,俎豆肃清风。
瞻拜清祠下,羹墙感岁过。
堂虚光揭日,阶近绿沉莎。
学启求心约,经妨剩语多。
隐居卜筑衡山趾,百世声猷见宇垣。
进讲昔曾虚玉陛,传心犹自有金昆。
先几□夏春秋辨,独玩神明中夜存。
大君即吾父,百姓为吾儿。
天下本一家,爱敬无二歧。
尽心尽吾职,岂敢他求知。
忆予湛夫子,看山酬夙缘。
行年八九十,两陟衡岳巅。
紫云开讲院,丹壑引流泉。
粤秀山南麓,名贤两庙开。
太极披图蕴,通书启圣胎。
三才兼两立,一要藉深培。
正气如公生岂徒,纲常宇宙赖公扶。
尧天义赙希前有,廷式高风旷世无。
矫矫鹏图翔汉迥,瞿瞿蝶梦向谁呼。
闻说先生入建都,一年民乐吏清癯。
四厢夜月封朱户,两院春风锁翠芜。
一旦有书追驷马,万冤无计彻群乌。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我行厌尘役,爱山极幽阻。
及兹叩岩扃,浮岚薄窗户。
危石倚苍屏,盘盘一洞府。
燕歌一夜满都城,大内罘罳火彻明。
无复看书延侍讲,仍传天语劳先生。
两朝事往君恩在,十族烟销诏草成。
初度每为客,今朝无友生。
喜过苏学士,盼望湖山青。
草草有斗酒,惜公不能倾。
蛮溪箐峒靖烽烟,却似文成出镇年。
共拟投戈欣矢德,还来剔藓读遗篇。
极从太始图难绘,知自孩提薪已传。
贪泉一味少人知,自有诗题世所思。
真怪当年吴刺史,顿令千古笑齐夷。
世上贪名不敢亲,贪泉一味百年新。
纷纷世道夷齐者,尽向贪泉欲歃人。
冰玉丰姿尚凛然,信都遗庙古城边。
每于乐府闻鸣凤,何似深山哭杜鹃。
市酒有香行客荐,霜威清野晓光圆。
昔年展卷瞻遗像,今日停车谒旧祠。
有命不因廷杖死,无人敢向逆鳞披。
左迁再起心逾壮,遗嘱千言我亦悲。
伸足怡然在帝廷,故人忘势帝忘形。
封章太史真多事,从此难忘一客星。
暂过桐江问钓矶,那知烟水有蓑衣。
先生原不垂纶隐,休把羊裘论是非。
太华朝紫清,莲花开绿烟。
尝闻希夷隐,欲学南华仙。
道与寥廓友,形随变化迁。
中兴遗此老,梦寐亦中原。
泣血两朝事,披肝一万言。
名方登禁掖,身已谪南源。
鸿飞冥冥不可弋,当时肯入搜罗中。
暂往自为故人屈,竟归不与馀子同。
眇视富贵意谁识,大关名教功奚穷。
先生新布政,谁遣小儿来。
尔面何须识,其心端可猜。
有名高日月,无力救氛埃。
今日已重九,城郭秋气爽。
雅游从群贤,载酒谒遗像。
平生书局随,席间劣函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