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丘画吴牛希戴嵩,吴牛角偃弯如弓。


老牯望㹀犊望母,母下平坡离牧童。


牧童吹笛坡头坐,古树萧骚叶战风。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


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


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书契已来有绘事,画牛著牛今始二。


胡生戴氏虽异时,形似之间实兄弟。


鬼神易写狗马难,古人旧语乃信然。

游丝如许长,翠影落横塘。


吴牛最畏暑,赖此五月凉。


想见下饮时,不念刍菽香。

云蔽天,雪欺树。
山径之蹊断来去,飞花扑面朔风吼。


儿把牛索藏短袖,拥鼻冲过缩其脰。

山平皋垄低,秋深云雨晦。
牧人荷蓑笠,匍伏在牛背。


稚牛先跳逸,两牛追不及。

晴旸布阴来灌木,村童地坐弄鸲鹆。
老牸食丰草,侧身顾其犊。


鸟跦跦,牛逐逐,无人见此春波绿。

坤道生,生为子。
母牛貌,其性情。
载行载休,草茂泉清。
芳草平原水满陂,夕阳牛背影差池。
青童黄犊相呼处,记取前朝卖剑时。
沙柳阴浓岸草深,老犍回首认桃林。
手提死雉惊乌啄,赖有田夫报苦心。
西畴耕遍已春深,气力应怜两未禁。
丰草长林幸无事,区区相角是何心。
魁形硕骨高崚嶒,弭角垂耳行凌兢。
蹇余已向田间老,一见此图知画好。
春郊雨后烟草肥,吴犍十角相追随。
谁谓群牛戏写真,犊前牝后更精神。
不知老牯心枯淡,岂有将身作化身。
熟事沩山白水牛,晓那须放夜那收。
牧童已作冗员看,况复持竿在后头。
朝来饷农过东菑,有客持画乞我诗。
人言戴嵩画牛世莫比,试观此图将无是。
是何形状意态俱,逼真写物如此几。
暝烟吹雨冥冥,两牛半渡深清。
京尘久污巾履,颇思归濯吾缨。
朝耕上陇田,暮耕下陇田。
年饥徵敛急,卖尔了官钱。
三年出宰劝勤耕,䆉稏西风秋雨晴。
从此牛闲饱丰草,可无留犊慰民情。
犊饱眠云倦不行,平沙过雨草初荣。
玉堂亦有归耕志,牛背青山一笛横。
草暖郊原老牸肥,牧童青笠绿蓑衣。
想应耕罢东皋晚,急度河梁冒雨归。
怕向齐王堂下过,竟随牧竖度烟萝。
时清贤俊俱登用,更有何人扣角歌。
老融弃发逃于禅,胸藏丘壑身林泉。
时拈寸草幻墨汁,惨淡咫尺生风烟。
尤工画牛古绝比,不特形似真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