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登高恃笋将,磴阔得平进。
龙潭近西麓,逾岭顾险峻。
玉龙破山飞,声挟雷雨迅。
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
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
求死不得乃出游,登高望远翻百忧。
公之于山盖亦寄,一览焉洗万古愁?
闽士耻名重介立,一节老死甘炎州。
中原滪洞十载过,新参忽下徵鱼头。
下山如覆棋,要著辄谛玩。
双崖孕云松,松态百千换。
对松有危构,山绿尽占断。
岳德在雄厚,后山峭且幽。
得泉石华活,触石松枝蟉。
冠岩结精庐,盘磴承岑楼。
劳山经宿处,我来后兼旬。
候日喜过霁,题壁犹轩新。
却读檗斋诗,等为听雨人。
十龄赋望岳,绝顶老始淩。
艰难得休暇,矧挈同心朋。
山云不成雨,为我祛炎蒸。
独立苍茫黯自愁,天边落木正逢秋。
片云长自依孤阙,一气谁能辨九州。
马向吴门摇疋练,蜃从沧海起层楼。
千丈悬崖撼石闾,扪萝叠磴倒衣裾。
孤峰半落天疑尽,绝顶平临日乍舒。
帝女珠宫喧象佩,仙官绛节驻銮车。
飘渺神宫霄汉间,丹梯突兀迥难攀。
苍龙峪窈云归洞,白鹤祠孤雪满山。
呼吸自能通帝座,风烟原不到人寰。
孤悬海岳枕神洲,得供卢敖拄杖游。
天外数峰开汉畤,星边九点辨齐州。
清宵鹳抟浮云落,古洞龙吟断壑流。
翠微宫殿俯危峦,岭坂逶迤更几盘。
天近扶桑长不夜,月明瑶草易生寒。
松鸣越观留山鬼,鸟啄秦碑净石坛。
东皇祠下走灵氛,今古祈灵剩有文。
不断香灯千里至,有时钟磬四山闻。
雨声直过僧家竹,鸿影平低客路云。
转转官旌度几峰,不知花外有鸣钟。
春空一望青苍里,晓殿齐开紫翠重。
山鸟归时知雨意,崖松到处换云容。
一上遥岑万丈苍,天风应为袭衣裳。
鸡鸣往往看东日,人语时时到下方。
云暗钟声连海树,春浮花气入山堂。
分明苍秀拔云开,谁凿当年混沌胎。
山压星辰从下看,海浮天地自东回。
一时岱狩雍容礼,千古嵩高制作材。
卅年登岱劳梦想,今朝意外乘云上。
醉排阊阖紫微壶,豪蹑烟霞绿玉杖。
天门一线贾勇登,鸟道盘空千万层。
乱山北走如游龙,岱宗屹立东溟东。
胚胎元气孕万有,独踞震位鞭群雄。
我来二月雨新霁,喜见突兀凌苍穹。
天风吹袂落峰头,苍莽寰瀛入望收。
日月双九扪上界,云烟九点小齐州。
虬龙已化秦松古,碑碣难寻汉畤留。
前登日观峰,峰势高崔巍。
疑有扶桑枝,近拂天门隈。
天鸡叫一声,八荒忽洞开。
我往谢时辈,岱宗来攀跻。
身披紫绮裘,足蹑青云梯。
举日周宇内,只觉群山低。
晨登千仞巅,佳气何氤氲。
天门射渴日,彩霞落纷纷。
元气自流转,不知昼夜分。
东行望泰山,了了青芙蓉。
惊翻碧海色,飞落徂徕松。
渐近灭翠霭,未到闻清钟。
徂徕列前楹,济漯溁衣带。
众山皆俯伏,俨如朝王会。
明堂不可复,汉秦失骄汰。
十载上太华,春仲陟嵩高。
希夷梦未觉,子晋笙嘐刁。
平眺西南云,軿车列旌旄。
石蹬蹑高危,仰见日观峰。
赤丸涌沧海,星河淡遥空。
天鸡发先唱,声落野鸡中。
得过三观下,因上岱宗巅。
海吸长河远,天包大地圆。
五更先见日,九点半升烟。
高以天为限,名标日观雄。
尊崇首五岳,典秩目三公。
刹影云端见,钟声海上通。
朝曦苏万峰,绛气横百里。
海色动衣裾,松风半天水。
天路初坦夷,地脉闇隆起。
凌空叠嶂绝凡埃,青帝高居绛节开。
捧出海天红日近,迓将蓬岛碧霞来。
石闾闪烁迎阳洞,玉简光华封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