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双不借行山欲尽,百须浮白酒新开。
茱萸且佩登高去,风雨才辞九日回。
云谷老甘还旧隐,凤凰声远出高台。
遐荒九日多幽悰,禅台隐隐临高墉。
徘徊暂抚莓苔石,突屼已见芙蓉峰。
兴孤南菊客不饮,心满西庄天未从。
拉客携孙心若飞,席阴前岭话机微。
岩光映酒烟凝紫,秋色留人暮未归。
欲与黄花分逸致,凭将晚节傲斜晖。
前山僻地也宽宽,与客相携坐月欢。
兴剧但知怜晚翠,醉馀那问正谁冠。
方贪秋色宜登眺,又觉松涛欲报寒。
古刹悬崖石磴蟠,淩空高阁锁霞丹。
明山有客云间凤,萸酒论心楚畹兰。
二水澄清秋漾碧,群峰凝紫晚生寒。
引望前山眼界飞,风翻碧草浪波微。
好凭篱菊撑持力,为殿秋光勿放归。
老幼随踪淩紫草,岩林筛影坐晴晖。
琅峰晴睨九秋高,双榼香携玉色醪。
歌韵有情须着笔,笑谈无事幸同袍。
山深草木成鳞鬣,海阔云霞落羽毛。
南屏步入翠云高,香拆泥封醉碧醪。
仙洞声迟苍玉佩,宾筵光动紫罗袍。
幸逢王化歌麟趾,正及朝家聚凤毛。
折桂还夸姓桂人,天风听履上星辰。
凤鸾飞翥金门晓,鹓鹭联翩玉殿春。
制草封缄颁巨轴,宫花拂席耀重茵。
耿耿奎星粲晓光,科名淮海破天荒。
芸编鼓勇三余学,棘院雄夸百战场。
内仗唤朝听舜乐,纶音报可拜尧章。
蛮溪箐峒靖烽烟,却似文成出镇年。
共拟投戈欣矢德,还来剔藓读遗篇。
极从太始图难绘,知自孩提薪已传。
苍茫四顾皆陈迹,落日同游戏马台。
寒雨满城连夕霁,黄花三径一时开。
乾坤秋色留清赏,颜谢风流不再来。
九月九日秋气深,天涯有客共登临。
可能一畅迷离眼,但恐徒伤迟暮心。
上国穷檐仍旅食,高江渔唱失乡音。
衰病经时成委顿,石堂九日强登临。
青山老变穷秋色,霜树寒深不贰心。
已忍平居常索莫,每逢佳节转沉吟。
秋来连日报烽烟,枫老兰凋剧可怜。
对客强酣桑落酒,怀人新瘦菊花天。
飘零节物催时序,感激心情入壮年。
过海重行五百里,到山更上一层台。
地留归路还非客,秋在中原不用哀。
霜叶似花何处有,瘴云泼墨几时开?
固应未落诗人手,判却鸿荒待后来。
彭泽归心似酒浓,莼鲈嗟已负秋风。
文书雁鹜喧呼里,尊俎江山梦寐中。
采菊谁搴三径绿,赐萸休想一枝红。
日薄天清山翠浓,西来万里有清风。
十分秋色嚣尘外,千古佳辰感慨中。
云隐蜃楼东海碧,江涵雁字夕阳红。
龙山东畔细腰宫,荆蜀元戎一笑同。
正复楼台看戏马,何妨丝管送飞鸿。
红萸黄菊年华里,落木长江晚思中。
破帽西风里,龙山忆孟嘉。
白衣谁送酒,黄菊自开花。
塞远书传雁,天昏墨点鸦。
旧里徘徊忽四旬,高斋高胜足欢忻。
当轩晓看山横黛,负郭秋成稼覆云。
酌酒屡邀朋契乐,弄琴真与俗喧分。
舣棹湖亭又访山,寺楼登赏十三间。
更寻半隐先生迹,一拥朱轮未得还。
九日湖楼把酒卮,拒霜黄菊斗芳菲。
五逢吴越重阳节,白首柯山未许归。
良辰乐事两相关,喜我楼台便往还。
不用移舟过西屿,只消把酒对南山。
风于破帽如相约,菊为新篘欲笑颜。
登高丘,望远海,万里长城今何在。
坐使神州竟陆沉,夷甫诸人合葅醢。
望远海,登高丘。
席间群彦总金闺,对酒何劳问日西。
抹月批风三百首,醉来一任壁间题。
悄悄幽怀几日开,须知一快在登台。
白云堆里仃朱毂,迟尔可人来不来。
驽才又竭一年多,里巷犹烦作谤歌。
赖有南山山色在,趁今老子未婆娑。
南来作牧近三秋,碌碌何曾展一筹。
不是满篓禾稻熟,敢因佳节出城游。
不是山人酷爱山,忙中谁解暂偷闲。
昏昏终日兼终夜,百岁能逢几破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