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开府抡才迥绝尘,年家子弟冠群伦。


粤中勇捷无双士,沙内飞雄有几人。


血战风云通是胆,气吞夷虏矢忘身。

漫说端州事未平,壮怀不惮请长缨。


素书自昔开三略,宝剑于今射七星。


赤子湟池时扰攘,白沙刁斗夜分明。

楚客台芜没,依稀认野田。


门前谁问字,花下记谈玄。


绿暗春庭草,红消玉井莲。

断港围孤屿,寒流绕白沙。


高楼巢野燕,古木聚寒鸦。


壁篆昏题墨,潮痕阁钓槎。

初日照林扉,山深客到稀。


柳溪莺独啭,麦陇雉双飞。


少妇提筐出,中男荷畚归。

倡道东南接孔林,谁从山海测高深。


千年遗事传青简,白日青天是此心。

惯蜡登山屐,春山伴客游。


宛见江门钓,疑登碧玉楼。


浩气乾坤薄,闲情雪月谋。

拨尽浮云即太清,杳无声臭更何听。


洗心斋戒惟周易,玩意危微自壁经。


逐外万般俱幻妄,静中孤窍出虚灵。

圣学何学,天灵天觉。


睿启颜愚,勇徵季诺。


无知有知,不获乃获。

粤秀山南麓,名贤两庙开。


太极披图蕴,通书启圣胎。


三才兼两立,一要藉深培。

自有樵山古到今,中秋谁共此论斟。


七贤聚会来诸路,千里源流话一心。


秋老兔光悬旧窟,时来驹隙爱分阴。

平楚望苍茫,寒云接大荒。


雪融泉喷玉,沙净夜流霜。


草色先秋碧,松声带月凉。

忆住柳庵山寺。
幽兴随心无次。
支枕敞晴窗,卧选万山紫翠。

风捻杨丝碧老。
雨簸荷钱青小。
何日草堂边,卧听一林黄鸟。

正是夏头春尾。
芍药酡颜红靡。
向晚琐窗风,怅绝玉人孤倚。

欲别玉人归去。
细雨廉纤薄暮。
红烛静愔愔,好共绿窗幽语。

沙尾孤舟潮拥。
手底离觞酒重。
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

断水鳞鳞起碧烟,寻碑古寺访高贤。


秋蛇春蚓数行字,苔蚀尘封三百年。


椎鲁未堪称后学,摩挲应是有前缘。

未忍歌归去,行当献子虚。


自嗟渥洼种,垂耳服盐车。

瑶池春早群仙集,东方小儿吹玉笛。


酒酣携得蟠桃归,种向仙山人未识。


学仙之人写作图,风枝露叶青扶疏。

欲上飞云散一歌,相看休问意如何。


学吹牧子骑牛笛,闲著渔翁钓月蓑。


黑发渐惊成白发,黄河新见转清河。

大道平平孰省行,出家须放世情轻。


古人尽是诃多事,智者讵甘恋此生。


大朴无文心地实,浑融类俗念头清。

与君远相逢,三载共城阙。


至宝偶不售,还山采薇蕨。


本为同枝鸟,乃尔成胡越。

圣学论一贯,斯最为要义。


自从参赐远,谁领言下意。


圣以一贯万,体用无二致。

禅学论有无,似颇欠笺注。


有自无中生,无非有孰据。


盆水盛月华,有无相撑拄。

释子称入定,如蚕自吐缚。


置心于昭旷,用以求真乐。


孔氏有明训,敬义须夹持。

人言羲皇初,其道本简易。


卦爻二三画,天地露精秘。


达磨自西来,亦颇领此意。

东都事矫激,西晋尚清虚。


一时自云适,社稷随丘墟。


辟彼门户开,转运由其枢。

芝兰有幽性,托居在空谷。


满天风露寒,隔林香扑扑。


我因爱芝兰,朝夕相往还。

翙翙天边凤,翱翔周八极。


纷纷瓮底鸡,旋飞仅盈尺。


我欲为凤凰,毛羽苦未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