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壶里清冰冰里人,个边无地可留尘。


何时去弄池中月,照我星星白发新。

外看积翠玉千峰,中有清池月半弓。


更拓长堤三十里,剩栽杨柳与芙蓉。

风亦何须过,林仍不厌深。


莫将春色眼,来看岁寒心。


政坐香通国,端令佩满襟。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
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
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当年出塞共临戎,箭满行营戍火红。


督府凯旋先请去,坚城筑就独无功。


身谋彼此皆迂阔,国事中间偶异同。

久在文公几杖旁,暮年所得最精详。


贫甘香火辞符竹,病整衣冠坐箦床。


壮士军中悲亮死,先师地下惜回亡。

郑虔别去已离群,迟暮何堪又别君。


弟子皆知师□季,上官应不吏朱云。


才多未给尚方札,饭少聊羹泮水芹。

楼高夜独吟,鉴古复筹今。


不竞当知命,无瑕在养心。


人声钟后绝,天影水中深。

青门柳丝昔踟蹰,使君五马玉不如。


北风吹残历下酒,南斗忽堕湘中书。


山城虎豹日妨卧,水国鼋鼍谁与居。

金渊宝地阅金经,朝夕追随骢马行。


激浊扬清真御史,即温听厉老先生。


衣冠文物今无几,车笠交游最有情。

二老婆娑出寿筵,绿衣人好舞蹁跹。


餐桃阿母脸犹玉,食杞仙翁头返玄。


堂上相看新八秩,尊前重话旧同年。

金盘玉箸脯麒麟,荣福堂前寿二亲。


白发宋州老司马,红颜晋国太夫人。


生时曾结同年会,见世重来两佛身。

逐客归来访里闾,后生文彩益增奇。


低头见子如东野,满耳闻人说项斯。


果有高名动场屋,行观大策对丹墀。

直卿寻乐来东游,豹谷天湖共泛舟。


春尽春光须尽领,明年春榜占鳌头。

槐底婆娑生意尽,柳边摇落长年悲。


殷东阳守徒嗟惜,桓大将军自涕洟。


不知庾叟江潭赋,何似延陵季子诗。

深入黄花谷,高临玉女台。


迎人千嶂出,随意一樽开。


寒露垂瑶草,秋风扫石苔。

高崖翻槲叶,白日雨声寒。


共爱秋山好,其如芳蕙残。


乱云藏怪石,空壑下清湍。

太行秋色老,步屧一探奇。


草白高欢殿,山空王母祠。


飞泉堪倚杖,落日尚挥卮。

人生偕老古犹稀,八十相看一与齐。


有子有孙家事了,千年双鹤上天梯。

日高鸣佩下蓬莱,册使亲劳侍从才。


明月当筵开竹苑,雄风挥翰起兰台。


猎看云梦千驺出,书报衡阳一雁来。

京洛同游客,谁期此试灯。


树悬珠的皪,窗照玉崚嶒。


云骑花争出,星桥鹤共升。

王粲将归夕,登楼意万重。


风飘残垒角,云掩隔山钟。


密响过池竹,微凉度涧松。

两城无百里,算只是、一家乡。
愧每每相看,来迎去送,水影山光。
殷勤举杯一笑,要都收、百福与千祥。

蓝田丞姓崔,华阴丞讳嘉。
二子不择禄,虽陋看作华。
我但欲藏拙,享此亦已奢。
天下文章家,吾州两前辈。
内翰擅其宗,大监为之最。
更有龙图公,气节盖新代。
名以懒故无,业以病故疏。
但梦华胥国,而友无怀徒。
百诗一不补,十口九欲癯。
自唐大历后,二百年无诗。
太史豫章公,崛起江之西。
虽葩卒以正,况淡时乎奇。
吾土欧阳公,一代不数人。
文星蜚上天,山川效其珍。
刘郭相望出,才藻岂不新。
断梗归从南海边,绝长补短恰三年。
声音幸未移蛮气,须鬓疑犹带瘴烟。
走俗抗尘吾老矣,吟风弄月子超然。
忆昔年犹壮,庐山侍读书。
叨为三友末,相隔廿年馀。
君道多朋合,余非独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