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


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

众人看月爱月明,老夫看月爱云行。
青天澄霁月当夜,但有爽快无幽情。


今宵半月从西上,云向东移满虚旷。

今夕斯何夕。
又一度、月当三五,团圞时节。
短发飘萧清影下,添郤露凄风切。

小别东园近一年。
重携不借印苔钱。
早生新火煮砂泉。

回峰月魄上,照我方壶寒。


轩窗绝四掩,流光压空阑。


凉袭荷沼幽,阴写竹径乾。

青溪明月引长吟,湘浦寒云滞客心。


归思不堪枫叶尽,故情俱向楚江深。


荒城寂历山当户,旧叶凋零鹊绕林。

几千万里碧琉璃,中有一圆光照之。
更无一物可与对,部勒星宿光陆离。


忆昔看月大江头,天地中间风吹衣。

十年跋足走风尘,到处青山是主宾。


武姥岩前前夜月,多情何事苦随人。

棹艇捞明月,逃蟾沉水底。


搔头欲问天,月隐烟云里。

一轮秋月到天心,此夜全无云片侵。


雅静每于闲后见,孤高难向闹中寻。


渐圆渐好形神正,愈大愈明精气深。

雨自今朝霁,月仍昨日圆。


邀朋看怪石,味酒想名泉。


欢极能忘病,醉来亦类禅。

霜柚垂金,烟霞泛碧,人间又满清秋。
怀古登高,一时身在他州。
逋臣望阙肠应断,叹眉山、老泪难收。

坡老归欤,汪丞去矣,湖中我又重来。
明月今宵,多情飞上层台。
碧云万里无些翳,把乱峰、青送衙斋。

谢氏诸昆,梁园胜侣,莺时俱集。
花舆锦辔,踏遍春山晴碧。
问湖边、烟雨楼台,乱峰犹认南朝迹。

旧月东篱。
傍素怀又堕,林密人稀。
故宫秋好,自饶胜赏,重阳过也,怎道佳期。

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


抱弟灯前舞,调人学语时。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

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


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


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

西风萧瑟叶初黄,入夜行歌过草堂。


金粟散时天似水,玉绳低处月如霜。


尊前竹色浮秋霭,槛外松阴度晚凉。

商飙吹秋天如蓝,出户圆月生东南。


众星次第敛芒角,独有桂影垂毵毵。


澄光无私照应遍,不间污泽兼清潭。

长淮浪平风暂息,万里云消楚天碧。


东方月出海门宽,浩浩清河黯无色。


楼船伐鼓顺下流,今夕何夕当中秋。

中秋看月何处好,除却十洲与三岛。
东南胜事说苏州,最好从来是虎丘。
虎丘十里遥连郭,错落青山尽楼阁。
禁城遥想催银箭,灯火相望人语断。
门外流尘任自高,中秋好月来相伴。
依楼委砌冰皎洁,射隙侵棂雪凌乱。
去岁中秋别岳阳,洞庭湖外望清光。
今年衮衮仍行役,此日萧萧复异乡。
林叶泛辉兼玉露,水波摇影接银潢。
城下沧波去不停,城头吹角作边声。
去年此夜深闺月,今向兴州山上明。
月色低临龙凤阙,水流迥出蝀鳌桥。
明朝相送成千里,背向西风白马骄。
宫漏沉沉城阁清,九霄云净万方明。
不堪静听楼前曲,一夕离情白发生。
我客燕城君入济,与君一别即三秋。
不知太液池中水,犹绕河东醉月楼。
步月河梁喜及秋,相看月色照东流。
无情最是城头月,流水何心管别愁。
当空一明镜,圆圆水中见。
常恨溪头风,吹来皱水面。
水面皱犹可,月碎成万片。
衣云阁外万竿竹,绝地累土高十寻。
尚书于此著《儿易》,黄芽竞茁苍精吟。
梦吞三爻美东箭,老人犹自有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