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素隐非君子志,独乐岂贤者心。


邀陶陆投莲社,放山王入竹林。

虽无百官宗庙,薄有先人田庐。


子云饭疏饮水,通也弹琴著书。

丧亡火盗岁相兼,鬓发髡然瘦骨尖。


有命穷通天自定,无凭祸福事难占。


闾阎苟活随黄槁,衾枕媮安且黑甜。

髯翁能饮老无痰,风度词华种种堪。


青紫尽推侪辈拾,桑麻聊就野农谈。


浊醪累举觞成十,拙韵连篇和及三。

新醅拍拍玉光浮,挈榼提壶判醉游。


高帽特寻芳树挂,清歌缓共晚云流。


频来信我何拘忌,大胜为官待告休。

乐事春来要不空,直登峰顶路方穷。


青山始尔三人酒,白发泠然万里风。


城郭周遭江势转,莺花烂漫物华同。

人生重相知,正在气谊同。


踪迹苦辽邈,千里念奇逢。


今日登高日,有酒无菊丛。

近因写菊更新号,所寓何妨扁菊堂。


水墨津梁初问道,风霜蹊径晚寻芳。


梅边短杖都无梦,纸上东篱亦可觞。

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

柱史溪堂何处寻,石潭沙岛静阴阴。


扁舟客到柴门近,芳树莺啼草屋深。


霜简皂囊酬夙志,渚兰汀芷寄闲心。

落落高梧阴,俯瞰寒流碧。


微云过疏雨,秋容澹无迹。


鱼游绿藻晴,鸟下青芜夕。

江上忽闻歌濯缨,好风如护客南行。


黄金总为收书尽,白发长因觅句生。


乡里定夸能老健,交游谁复更多情。

天上归来白玉京,茅堂依旧带江城。


安身已办乌皮几,晚食初尝玉糁羹。


何用门前栽五柳,只须石上结三生。

今雨怀人一水遥,小堂深竹坐萧萧。


江间去棹怜仍驻,台里缄书枉见招。


剪烛无由联夜榻,裁诗还忆共春瓢。

旋分泉石作溪山,圆峤方壶在此间。


一柱擎天高卓立,四时含雨细潺湲。


常疑虎豹穿群去,更觉猿猱费力扳。

沙拥石沉牛,溪翁快雨眸。


波光含古镇,山影带罗浮。


摘荔回孤棹,移船傍活流。

山光与溪色,一碧泻云中。
倚槛久未去,更听松上风。
金华洞中牧牛仙,叱石飞去三千年。
却骑白鹤下人世,溪云山月相留连。
青蛇三尺滑秋水,白日风雷生袖里。
万里雄图仰德光,扶摇东徙慰穷荒。
精忠翊圣风云迥,枯槁回春雨露香。
一变旷闻周礼教,千年喜睹汉循良。
晋鲁勋名夙所钦,朱幡适慰海之滨。
苍生旷被岐风旧,白首重看汉吏新。
妙简无私遭圣主,催科有政属能臣。
松亭岭上雪霏霏,五月行人尚裌衣。
日暮草根黄鼠出,雨晴沙际白翎飞。
名王礼币来青海,弟子弦歌近绛帏。
闻说山中顾隐君,幽居不与俗人群。
爱看舞鹤护苍藓,净扫落花留白云。
李愿已刊《盘谷序》,稚圭休拟《北山文》。
五两蓑衣百尺竿,碧溪十里足盘桓。
卧分芳草为衾枕,坐爱清流照肺肝。
花照无声云影动,鸟飞不渡镜光寒。
萧疏华薄隐山村,清浅浮桁带郭门。
竹倚栏杆水边寺,兴来题作碧溪轩。
五两蓑衣百尺竿,碧溪十里足盘桓。
卧分芳草为衾枕,坐爱清流照肺肝。
花照无声云影动,鸟飞不渡镜光寒。
十年颜范此睽违,邂逅邮亭亦解颐。
春满皋皮君彻早,尘蒙章甫我归迟。
云龙嘉会逢今日,鸡黍真情忆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