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风流公子四难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润及玉阶春涨雨,光浮藻井夜涵星。


卷帘几砚成图画,倚槛须鬟入镜屏。

明碧轩南竹数丛,别来江外几秋风。


道人无复人间世,嗟我今为白发翁。

我本山中人,尺一唤起趋埃尘。
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来爽气如有期,送我凭轩一杯酒。

好竹连山万壑青,落星天近接飞甍。


流杯共把人须胜,风玉相看眼倍明。


故老旧游云已散,孙郎长啸凤重鸣。

道山心已灰,但有爱山癖。

移家过溪住,政为数峰碧。

空蒙梅子雨,了不见颜色。

步陟高高寺,徐行不用扶。


青天晴又雨,山色有还无。


句向闲中觅,茶因醉后呼。

一室萧闲竹里安,绿波洗出万琅玕。


云深竞舞青鸾瘦,檐曲长霏翠雨寒。


三径清风人楚楚,五车汗简墨珊珊。

花惟薝卜树旃檀,地位清高眼界宽。


云彩半分冰鉴碧,天光倒浸露壶寒。


静凭曲槛湔凡趣,宴坐曾轩习止观。

淡烟晴景鸟关关,香净茶甘宴坐间。


竹碧便宜终日对,僧清输与一生闲。


此时薄宦经行地,万里思乡梦处山。

文清来此地,留下横碧轩。


寂寂今无主,空山起夕烟。

僧舍颓檐屋一间,吕曾南渡此看山。


风光流转人虽远,诗句磨镌景自闲。


好事肯同携酒至,青春又见隔年还。

渡口冰消问水程,羁人方幸解朝缨。
名园见说千竿盛,宦海应知百念轻。
鞭走箨龙墙下蜜,影摇飞凤月中清。
西望湖天半日程,拟
钟山
老衲筑轩湖上头,半间曾借数宵留。
窗迎紫翠千峰月,帘卷玻璃万顷秋。
别浦暝时迷远树,沧洲明处见飞鸥。
琐窗斜隔红尘道,芳草满帘晴不扫。
阶前马踏落花泥,柳外莺啼春色好。
罗袍犀带紫金鱼,壁上瑶琴床上书。
何处便宜养性情,禅床更着玉纵横。
应是高人幽隐地,开轩远月迥双明。
江城乔木春阴薄,故家文献多沦落。
雨声环堵长蓬蒿,鬓影衰年饭藜藿。
见说张家崇碧轩,楩楠豫章青拂天。
天上五城十二楼,此楼直接凤麟洲。
翠华当户山如马,碧影涵窗水似油。
鹤氅乘风宁受暑,鸾笙吹月最宜秋。
北塘一水接清溪,万顷波光望眼迷。
星斗不分天上下,烟涛常拍岸东西。
暖铺翡翠平如掌,冷浸芙蓉绿似荑。
赐第古城东,池连旧辟雍。
画檐涵浩渺,素壁动冲融。
公子闻轩处,长云野望通。
豫章山中多豫章,长松大竹相扶将。
屋东微见红日动,檐曲细含翠雨凉。
洗空丝瀑落溪艇,暖客锦苔铺石床。
谪仙不答俗人问,此是西来第一禅。
究竟本无文字教,品题犹有短长篇。
轩开净几云生座,栏瞰清溪水涨川。
峨眉山月高,远照山灵叱。
旷哉百世士,千秋对凝碧。
桂浦含秋气,萝轩淡夕阴。
鹭窥明镜彻,云度彩屏深。
宴坐消尘虑,遐观恣赏心。
四座且勿语,为君停举杯。
问君从军有何乐,君言痛定犹馀哀。
忆昔黄巾遍秦陇,昼磨盾鼻宵衔枚。
何必骚人嗅落英,攀条撷叶试新烹。
鸿园拂石秋还暖,燕寝凝香晚更清。
插帽不妨开笑口,持螯端足了浮生。
小园草树称萧闲,手抚庭柯绿未删。
身世巢鹪聊此寄,门庭罗雀不妨关。
落梅送客应伤别,丛桂留人似乞还。
隐隐遥山列画屏,檐间寸碧与云平。
低回席上遗簪露,仿佛墙东翠黛横。
虚景远涵千里色,晚晖仍借一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