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六月不雨至七月,草木脆干石欲裂。


方士画符如画鸦,呵叱风伯鞭雷车。


九天云垂海水立,骄阳化为雨三日。

江东祷雨真灵迹,香火未收檐溜滴。


城中到此夜五更,渡口归时水三尺。


高田流满入低田,万耦齐耕破晓烟。

皇天久不雨,旱风满东国。


春田废锄犁,秋事阙牟麦。


县官紧租赋,守令抱忧责。

吾尝言封侯万里不直钱,不如洛阳负郭二顷田。


清风午枕睡初熟,明月一瓯吾自煎。
门前䆉稏新酒熟,丈夫肯受儿女怜。

名衔知久达天关,可是风雷指顾间?


禹步祝香才一息,雷声送雨已千山。


公私尽有仓箱望,垄亩都忘稼穑艰。


下土不知蒙帝力,满城箫鼓送龙还。

南荣轩槛接城闉,适罢祈农此访春。


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


池中水是前秋雨,陌上风惊自古尘。

杏园风日早蜚英,花县功名合有成。


一雨慰民非偶尔,寸心忧国是平生。


帝闻美政酬褒典,人乐丰年起颂声。

桑条无叶土生烟,上德由来合动天。


铜鼓祭龙云塞庙,对花歌咏似狂颠。

春晦西峰雁塔开,香云清梵彻昭回。


初疑咒钵降龙出,终似军持注水来。


百谷根茎流慧润,四郊氛祲卷旸灾。

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


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


使节开真椁,天香奉供炉。

阜阳水国当河冲,颍汝作会淮作宗。
欲知计寺金谷吏,便是钟山粥饭头。
尔欲朝朝动鱼鼓,我期日日饱貔貅。
几为晓灶炊烟喜,又作秋田渴雨忧。
高士西山有异书,流传况是壁中馀。
蛟龙悉听仙官令,雷电能教旱魃除。
岁稔便当期鼓腹,政成端欲赋随车。
栖鸾声誉喧群口,掷地辞华众莫俦。
此日舆君同祷处,万家瞻仰雨盈畴。
伏谒三池上,难穷一壑幽。
万山从此起,众水尽分流。
暑雨虽愆夏,阴风镇若秋。
连年因旱祷丛祠,未免斯民有怨咨。
拟学催科今晚矣,不能引去更何之。
下田敢有百车望,好雨犹宽三日期。
夜起占星毕,朝趋礼佛龛。
拥桥莲坠粉,萦沼水揉蓝。
屏翳何须靳,登伽不受参。
甘雨祈三日,香云捧一龛。
依归甘露灭,珍重蔚头蓝。
官事何当了,枯禅且罢参。
何须祷旱必桑林,试扣丛祠丐一临。
再拜炉烟方裛裛,四周云气已骎骎。
田龟向去亡凶兆,垤鹳新来有好音。
饥馑忧渠欲荐臻,大田不雨已生尘。
何人有力能鞭石,老令无能漫积薪。
诸佛未尝违众愿,上苍宁不悯斯民。
古庙出灵响,吾侪非过求。
山田虽欠雨,陂水尚通沟。
出郭渐无日,祈年望有秋。
六月天长旱为虐,颜侯夙夜最忧农。
丹心贯日回玄象,赤脚登山起白龙。
雷驭电光惊不定,岳灵云气出相从。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自传春仲亲耕籍,天下三农望帝家。
星鸟逾时催布谷,铜人刻日候文华。
研池汲井私占策,书案盛香吏报衙。
卉腓穗懦蒙荒陌,斥卤膏场尽龟坼。
农家停耜日如年,郁轸隆蒸犹弗释。
二仪旷废失春和,非时硉兀火旻多。
海滨父老卧田庐,三风十雨我生初。
当春旱熯从来无,枉杀应龙南方居。
请向灵坛焚尪巫,汤祷桑林禹阳旰。
汤年旱频奏,似欲试桑林。
星近槐庭乱,天高玉殿临。
迟回田畯喜,省惕庶僚心。
大官方灭膳,私第且停杯。
步宿如家食,朝云向晚开。
蚁游枯树侧,鹊噪嫩林隈。
胜日寻芳曲折行,直探龙窟为春耕。
蚁诚敢自违三宿,肤寸真祈冒万生。
高涧泉分低涧满,前坡秧接后坡青。
一春雨脉发清泉,何以平畴旱欲然。
太守自惭无善政,铃斋朝夕谩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