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铁钵溪头洗,冰花六月寒。
山僧偶弹舌,引得老龙蟠。
大布僧伽衲,流传六百年。
携来香满袖,犹是御炉烟。
独上峰颠塔,秋清曙色开。
凭阑望东北,潮向海门来。
千仞琅琊石,飞来镇越州。
江波欲浮动,还被白云留。
背郭去归宿,头陀意颇浓。
鹤争栖远树,猿斗上孤峰。
夜戍经霜月,秋城过雨钟。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
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虎见修行久,松知夏腊高。
寒堂坐风雨,瞑目尚波涛。
远公相对静移舟,山似芙蓉水似油。
白雀白莲堪结社,送余还过虎溪头。
层峦叠壁映朱帘,风软尘香四月天。
十里山塘看不足,翠屏合沓午云鲜。
野寺临晴昼,园花照暮春。
夕阳千树绕,芳草一江邻。
有客来何处,逢人寄此身。
出郭饯所知,行轩枉禅伯。
笑谈讵无人,惋恨余方积。
城寒雨柝迥,月出霜钟白。
城外钟山山外寺,惯曾看对不曾经。
东家骏马客骑去,西土经书亦爱听。
何得烟霞回俗客,便将文字乞山灵。
涔涔西塘雨,曀曀北山云。
云从望边起,雨向睡中闻。
徂雨迷故辙,归禽失前群。
廿年风急鹡鸰原,避世何如出世尊。
火宅自怜衣毳恋,冰天谁愧咽毡存。
夜凉月上泉初熟,花发风和露亦温。
雨过山城翠到天,开帘惊见钵生莲。
未从鹿苑夸新雨,且喜鳣堂枉旧贤。
秋水绕门清共照,寒香满地澹同妍。
石畔何人见最初,四更山月对吾庐。
书来好解怀如结,咏罢方思笑始舒。
林密此时风待落,涧凉今日影非虚。
万壑寻君不惮遥,如何咫尺反迢迢。
佳期今日诚难事,彭泽无心待酒招。
火宅回看好自狂,谁云作戏是逢场。
坐中有识春归去,何事流莺带雨忙。
花雨冥冥春意瘦,褪红空自怨支离。
幽情莫谓无人惜,别有怜芳铁汉知。
吸尽西江懒出关,我来非是为偷闲。
风生松院不知暑,云净竹房空见山。
乘风踏霭到丛林,秋霁晴岚挂碧岑。
梵宇居然留佛念,■文恍尔见丹心。
凭高虽有登临兴,搦管因之感慨深。
上方形胜占祥符,矫首灵山似画图。
火暖云炉然榾柮,酒香春瓮胜醍醐。
西天教演真乘秘,东鲁书探满架储。
尊师不见已多年,梦绕蓬莱瀚海天。
杖锡行随云共远,牟尼光对月同圆。
许询自欲酬支遁,韩愈终当友大颠。
越客南来梦转添,移床听雨近虚檐。
绿蕉分得祇园树,晓露承来似蜜甜。
石上来参玉版师,殷勤觅得凤凰枝。
分明认得如来意,坐到林扃月上时。
梵王楼阁五云重,缥缈溪山锦绣中。
自信庄严非实相,谁知妙有即真空。
莲灯深映禅龛月,花雨纷飞讲席风。
掬水西来识肉身,法衣夜嘱岭南人。
一花五叶终成果,明镜非台不惹尘。
幡影度风禅刹夕,锡声含雨石泉春。
东城忆别木樨秋,谁料袈裟作楚囚。
丁令枉教身化鹤,图澄真觉石为鸥。
乌衣群季伤膏野,白足孤踪笑首丘。
雪后千峰玉刻成,琼瑶寒照寺楼明。
遥知禅老开窗坐,指点烟村看晚晴。
无碍庄严法界开,诸天欢喜见如来。
分明瓶柳垂甘露,又度人间小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