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薄云疏雨湿风枝,衡岳猿啼忆此时。


回首那无万里感,向人时作一声悲。


钟仪故有南冠恨,庄舄犹多旧国思。

僧老门高谁占先,相闻趺坐五千年。


弥勒下生犹不起,蒲团铁铸也应穿。

白玉楼台知几重。
夜来望断广寒宫。
一分乍阙婵娟影,二八尤宜冰雪容。

天高日朗送君还,紫水黄云又闭关。


但是笑谈如此辈,不妨来往共人间。


岂无贵介同倾酒,每忆心知恨隔山。

一尊星斗挂长空,良夜招携桂树丛。


玉镜尚圆千里外,瑶台同望九霄中。


高林坠露惊栖鸟,远塞飞霜落断鸿。

渔舟闲上揭疏篷,倚遍苕华岸岸红。


两日新秋凉便觉,费人诗句是西风。

暑云犹在,澄空欲变,入夜徘徊庭际。
新秋知是昨宵来,爱残月、纤纤西坠。


芭蕉老大,流萤衰倦,静里细观天意。

兹岁苦告暍,旱熯弥五旬。


老火秋益焚,阳螭燎朱鳞。


小寝屡亭午,床移瞰墀垠。

昨夜月色佳,孤坐不及赏。


深叹一岁中,此景无复两。


冒冷试出户,雾气方漭沆。

冰轮艳艳涌东墙,鱼触波纹破碎光。


十万人家眠正熟,谁知凉满一胡床。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


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船舷何事若轻雷,荡叶冲莲一道开。


莫待归时方命酒,径从花上递金杯。

秋高爽籁净寥天,星澹长河月在川。


蓬岛客归仍故里,金炉丹伏自何年。


遐心迥寄青冥外,佳句携来碧落边。

庭梧堕叶起秋声,榻冷高斋动旅情。


心逐白云趋子舍,棹移黄木向仙城。


登堂喜进江鱼美,分手悉听塞雁鸣。

人如洛社共传觞,白纻新披未染霜。


仙露酿成云液酒,莲花裁作木兰堂。


秋光乍缺三分影,明镜仍开七宝妆。

客来同调自相求,杯泛鸣泉共枕流。


小径藤萝经雨密,仙家鸡犬隔村幽。


暑残三伏仍逢闰,竹冷千竿早入秋。

连宵忍见天河净,风散重霾缺亦明。


落落河山人北望,悠悠关塞雁南征。


伤今聊作昔年兴,感往偏怜此夕情。

旧泊横桥花覆船,酒灯人语隔湖烟,红箫肠断十年前。


经醉溪山如此夜,后逢花月奈何天,漫吟秋扇黯悽涟。

听水听歌醉梦间,秋衣零露夜忘还,拍浮人与白鸥闲。


馀兴好探花里市,旧情不断枕边山,半篷风色过梅湾。

夜午看山旧寺楼,别来岩桂五经秋,好花凉月醉扶头。


一水又平桥畔路,几人曾预镜中游,山阳残笛更吹愁。

烟夕凉波起白蘋,蔫红落粉尽歌尘,依稀山黛可怜颦。


一舸谁寻虾菜路,千丝空羡鲙残鳞,无多秋事属闲人。

花艳连桡度镜光,满湖丝管水飞香,月明何恨预兴亡。


莫揽清歌悲小海,更催秋梦落横塘,波空塔影自凄凉。

溪上曾闻渡越兵,乱流犹似怒蛙鸣,蒲风杉雨战秋声。


梧梦只今空故苑,菱歌依旧绕离城,长桥人散月孤明。

岩桂秋香晚尚花,顺阳旧墅问残霞。
五湖自送鸱夷去,风月依然属范家。


浮白劝,比红夸。

露脚斜波月上迟,镜中曾见越来时。
湖光一片伤心碧,却与吴儿作水嬉。


飞画鹢,引金蠡。

月到中秋分外清,共登江阁俯空明。


参差渔火遥通海,缥缈鸾笙欲近城。


满目星辰分上下,百年尘世半阴晴。

烂熳当湖送酒频,移船刚占一秋新。


主宾倾倒夜初半,天水交辉月两轮。


煮茗临荷收玉露,买鲜举网见渔人。

篱日疏疏暖薄寒,檐沟无语晓庭乾。


不须更恨中秋月,且得黄花子细看。

秋来便觉雨萧萧,凉入西风百虑销。


夜静竹窗声自起,昼闲松院影长摇。


苦无车马能来往,却有樵渔破寂寥。

人间望明月,天上启琼楼。
嫦娥劝人,寿斝未把玉盘收。
谁谓三光有缺,刚道百年难老,灵药许君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