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磬寒彻几里,云白已经宵。

那风魔。
援池河。
只是窝蜂与靥螺。

是情儿。
总难支。
便做铜仙去汉时。

枕初惊。
酒初醒。
窗外寒风断续声。

掷却风光忆少年,多生信有短因缘。


欲知此恨无穷处,星落银河月半天。

莫嫌胜日燕游频,且慰寒窗力学勤。


白也停杯将问月,退之利剑欲开云。


清光难比秋三夜,痛饮何辞酒百分。

节物相催近觉频,胜游携酒意何勤。


几人白发对明月,万里青天愁片云。


袅袅风高秋已半,厌厌客醉夜将分。

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

晓立侍炉烟,夜归蓬荜眠。


露华明菊上,萤影灭灯前。


清漏和砧叠,栖禽与叶连。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

霜月静幽居,闲吟梦觉初。


秋深夜迢遰,年长意萧疏。


海上归难遂,人间事尽虚。

孤灯黯黯篆烟销,久客归心付寂寥。


半枕家山天易曙,一窗风雨夜无聊。


北鸿阻海书难寄,南树逢秋叶未凋。

叶落天空月印江,牧牛人自守枯桩。


蜗涎带壳粘墙壁,虫臂随声触纸窗。


静坐不知山雨过,徐行直到寺钟撞。

不到山中月再弦,夜来重忆住山缘。


身依好友乡心断,眼见时人道力坚。


露下草虫闻细语,风前巢鹤解安禅。

一夕新凉枕簟清,秋风送客入朱明。


登高却恐日欲尽,望远方知云有情。


乘兴偶来嫌梦短,步虚归去觉身轻。

海气连云送落晖,远寻渔火宿渔矶。


四围夜色凉衾枕,一晕寒光浸衲衣。


异地同舟非偶偶,中秋见月亦稀稀。

秋中孤缆一流湾,明月相愁闭远山。


落木疏枝云黯淡,芳汀细草雨潺湲。


独怜团扇因寒置,忽忆浮槎自海还。

一片清光流远色,千般愁照止窗阴。


窗外何人能玩月,颇疑窗月为谁临。


庭树摇风长飒飒,寒娟浥露转沉沉。

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
素景分中,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
危阑静倚。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岂敢欹芳树,多时信转蓬。


乡心生夜雨,客病卧秋风。


大药三山外,浮名四海中。

森爽秋逢三五中,霜天云物坐来空。


河灌百川还小艇,寺藏荒野亦疏钟。


客啸忽闻清唳雁,月圆真讶吐珠龙。

卷帷望秋月,月皎心亦清。


床下寒虫响,庭前落叶盈。


汉阴鲜机械,河上多道情。

秋寒初劲。
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
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

胜会古来非独今,两生尊酒喜同斟。


且看溟海中秋月,莫动匡庐半夜心。


天道端须怜主客,浮云不敢弄晴阴。

新秋有客来信丰,风月此杯聊此同。


江山阔幅无人话,六七青袍一病翁。

吐云华月,便坠作、镜中娇面。
正玉树烟迷,香兰雾细,赚得柔情似茧。
素扇携来团栾影,有几日、轻凉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