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声万马来,势欲冲夜枕。


志士足多感,坐起安得寝。


静听风雨急,透骨寒凛凛。

星麾重霜露,落月窥弊裘。
久客心易伤,况乃逢暮秋。


谁知楚江边?即是穷海头。

上帘钩,开砚匣,诗兴在风柳。
磊块胸怀,临镜谩搔首。
看他冉冉来鸿,匆匆归燕,时不再、且须倾酒。

西风冉冉鬓毛侵,凤老梧衰锁夕阴。


倚遍阑干重回首,断鸿千里暮云深。

往事分明似梦中,敝衣破帽立西风。


河流不为愁人计,势逐长江日夜东。

梧叶飘寒不禁秋,况逢清夕露华流。


征人漠漠云归塞,晚笛声声风满楼。


琴罢有人添别恨,情多何处赋闲愁。

清风清风吹我裳,飘飘羽翠随飞扬。
秋寂历兮夜悠长,水无声兮山苍苍。


指佳人兮北斗傍,听玉佩兮鸣锵锵。

明月明月照我庭,晴光作云翳寒星。
夜寂寂兮天冥冥,草木凄兮霜露零。


怀帝子兮湘水滨,哀窈窕兮伤娉婷。

绮窗红烛淡秋光,凤帐流苏减夕香。


机杼隔花闲翠户,辘轳临水冻银床。


秋风紫塞书千里,夜月清砧泪数行。

蠹简慵披掩绛纱,一身憔悴寄天涯。


越乡病忆同庄舄,楚国忧思类景差。


蟋蟀吟低孤枕月,蟏蛸织落半檐花。

登高望沧海,长风欻来过。


九鳌互低昂,三山郁嵯峨。


绰约众仙子,飘飘戏其阿。

秋来何所思?所思在远道。
洞庭木叶霜,楚泽芙蓉老。


欲济怀方舟,风波殊浩浩。

月娟娟,空上海棠枝。
风瑟瑟,催残杨柳丝。
露零零,易落梧桐泪,倚西楼,看雁归。
万籁寂。
霜天碧。
月明满地夜砧急。
小院落。
秋阴薄。
夕阳一片画阑角。
门掩翠环鱼锁。
绣帷香笼篝火。
虫语怨清秋,帘外紫桐花亸。
瘦比黄花如许。
独坐数残更鼓。
梦懒思如云,岁月弃余何苦。
别后心情知否。
浓睡非关中酒。
风骨太珊珊,憔悴不殊秋柳。
风漾绿波鳞起。
目送双双红鲤。
南雁去无凭,惆怅美人秋水。
兰汁酽倾金瓮。
未醉乱愁常拥。
凉夜看星河,花裛露华愁重。
少年好奇老好古,陡见神奇在臭腐。
龟龙振跃自然事,妙义乾坤由逆数。
京兆二君同■户,我来夜就双林语。
十四楼边客。
倚小山、望断蓟门消息。
玉屑瘦书,锦砂圆印,遥堕鸿翼。
豪情愿逐五陵游,琴剑飘零志未酬。
万里西风吹去雁,一天明月送行舟。
狂吟欲夺长江槊,沽酒难消野店秋。
蛾眉慵画。
萧郎情与春冰薄。
栖涯声里金乌落。
静掩重重门户。
不觉人来何处。
夜半□凉生白纻,梦里忽收残暑。
壮心忽忽剧悬旌,秋气能令客子惊。
白雁不闻云外过,清霜先向鬓边生。
铜驼巷陌周东土,金凤楼台邺北城。
闲看浮云白,临风清且凉。
烟林含紫翠,霜菊闲青黄。
远浦沈孤鹜,荒郊宿野航。
门巷秋归更寂寥,雨馀闲砌委兰苗。
梦回月夜虫吟壁,病起茅斋药满瓢。
泽国旧游关远思,竹林前会负佳招。
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
故国无秋信,邻家有夜砧。
坐遥翻不睡,愁极却成吟。
吴女秋机织曙霜,冰蚕吐丝月盈筐。
金刀玉指裁缝促,水殿花楼弦管长。
舞袖慢移凝瑞雪,歌尘微动避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