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入瑶台玉簟凉。
藕花香暗度、紫荷乡。
软□罗扇动清商。

星转晓天,戍楼听、单于吹彻。
拥翠被香残,霜杵尚喧落月。
楚江梦断,但帐底、暗流清血。

爽籁生灵径,清秋澹碧空。


乘凉赊月色,问夜出帘栊。


独坐怜团扇,罗衣吹暗风。

秋入银床老井梧,能言鹦鹉日相呼。


兰闺半月闲针线,学得崔徽一镜图。

天地太萧索,山川何渺茫。


不堪星斗柄,犹把岁寒量。

客愁无定迹,几处冒风埃。


逢得家乡便,凭将信息回。


海烟蛮树湿,秋雨瘴花开。

十年湖海扁舟。
几多愁。
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

芭蕉细雨潇潇,雨声断续砧声逗。
凭栏极目,平林如画,云低晚岫。
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轻透。

井梧几树凉飘,满庭景色仍如旧。
啼鸦数点,斜阳一缕,挂残疏柳。
有恨林花,无情衰草,风吹重又。

曲径绕苍苔,秋意平铺,萧散无数。
澹日移阶,几度寻花误。
西风怨、露草寒螀,夜天凄、霖林烟树。

金堂凤䗶匀红泪。
帘外一钩霜满地。
鸳鸯被冷不成眠,两点瞳人剪秋水。

残月碧梧金井。
屈戍绣霜初冷。
徙倚不成眠,红泪一双珠迸。

庭梧一叶雁初飞,无那金河信转稀。


夜夜银灯机里尽,狂夫犹着去时衣。

旅病经时思转慵,篝灯伏枕乱愁攻。


天涯岁月终衰凤,海内文章有似龙。


结客千秋谁竟许,寻仙五岳定难逢。

百卉秋具腓,先陨惟梧桐。


岂无贞洁者,独立青霜中。


艳艳篱下菊,青青岭头松。

古后有明训,霜降休百工。


草木日摇落,蟋蟀鸣堂中。


岂不感时节,念此岁复穷。

秋月照我心,清光奈愁何。


回薄万古恨,月愁应更多。


独饮不成醉,溯月空长歌。

秋风动禾黍,泛泛凄芳馨。


散策步田野,欣此百谷成。


林下父老醉,云间鸡犬声。

秋风晚萧索,凄然遂成林。


百谷欲成实,见此造物心。


清凉入户牖,天光为沈阴。

秋云澹无依,皛皛映寒日。


卷舒谁使之,聚散在倏忽。


出岫本无心,行空宁有质。

露下秋草衰,蒹葭亦苍苍。


森然岩中桂,十里飘天香。


深林静杳冥,无人自芬芳。

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


草木忽摇落,坐使客心惊。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

夜永秋气凉,泠然入窗牖。


照眼一编书,开怀一壶酒。


念身幸无恨,齿发犹未朽。

朝来秋色高,西山有爽气。


开轩远相望,自得静中意。


那知宋玉悲,肯洒杨朱泪。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


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


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

秋光虽即好,客思转悠哉。


去国身将老,流年雁又来。


叶红堆晚径,菊冷藉空罍。

秋气动天地,恍然情未穷。


故园应坠叶,昨夜又西风。


白草侵危堞,寒涛接远空。

木犀过了诗憔悴。
只有黄花开又未。
秋风也不管人愁,到处相寻吹短袂。

人家一样卷湘帘,惹起新愁到酒边。


久客不知诗瘦损,小楼孤倚月娟娟。

秋风吹裂旧荷衣,自读离骚倚落晖。


已觉芦花洲渚冷,水天归雁著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