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日落碧山暮,阴风生白蘋。


飞响散高梧,水石光粼粼。


海草未凋绿,胡马嘶咸秦。

石树表独立,瓦蛩相与言。


双鸥定渔社,一犬护柴门。


抱瓮非吾土,浮家何处村。

空庭萧索帘栊雨,秋色漫漫四山里。


闲花不语伤朱颜,落叶无声风未起。


依稀三五少年游,凤凰台畔临吴楚。

李侯昔牧黄岩州,骑马日向黄岩游。


黄岩山下多水竹,五月海气凌清秋。


李侯为政百不忧,濯缨日寻南涧流。

石上茅亭绝不高,水边秋意似临皋。


长松生近蛟龙窟,夜夜倚江吟翠涛。

良辰美景相随至,故里他乡总是过。


但要诗篇答花月,不须归梦绕烟萝。


谋生笔砚虽云陋,溷迹渔樵岂足多。

天边定何物,洗此瘴乡眼。


初如黄金盘,便似白玉碗。


明河注其中,无处光不满。

凉至欲饮酒,此兴不可遮。


手提皤腹罂,倾之若流霞。


可但饮文字,搜寻到鱼虾。

老松成偃盖,瘦竹抱虚心。


清风度其中,瑟瑟韶濩音。


听之遂熟寐,飘然归故林。

日落红练净,山近空翠滴。


争枝鸟未栖,闭户人先息。


孤坐明月中,寒光入胸臆。

忆昨离帝都,一别遂如雨。


庄舄虽不病,亦作越人语。


茅屋终夜寒,单衣昼还暑。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


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


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

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


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


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

天高不碍眼,矫首见尧云。


况复烟雾清,八荒静无尘。


垂空不可状,变化何轮囷。

顷随千官群,晓入丹凤阙。


侍立近金炉,下殿香未歇。


宫槐零露清,马稳宁忧蹶。

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


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


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

晓来自扫寒阶净,雨后又还黄叶添。


秋色庭前容不尽,随风萧飒过疏帘。

远水遥天起断鸿,秋光冷淡客情浓。


一川疏雨平沙牧,半树斜阳隔坞舂。


落叶轻于流俗态,寒花羞作少年容。

草堂何必仿卢鸿,水色苍茫山色浓。


待月轩窗留客话,隔篱灯火起邻舂。


虫鸣终夕如相语,燕去知时不苟容。

季秋天地闲,万物生意足。


我忧长于生,安得及草木。


试从古人愿,致酒歌秉烛。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


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


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

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


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

宋玉悲秋合反骚。
陶潜把菊任持醪。
山遥遥外水萧萧。

斜阳催出凤皇城,津鼓声沉夜橹鸣。


海口风来吹酒醒,漳滨叶落唤愁生。


望深夕浦苍烟暗,梦入秋闺素月倾。

颦雨羞红侧。
淡泪妆、刚坠画帘灯色。
烟逗语纱,雁飞筝柱,秋入弦窄。

吟帽当檐侧。
辄南山雷起,破轰晨色。


云路散花,玉壶投矢,天地都窄。

湖海伤春客。
正沃洲深处,闭门岑寂。
孤影荡愁,旧欢寻梦,花雨檐滴。

秋入郊墟早,霜高宇宙宽。


头风思檄手,髀肉怯征鞍。


俯伛非吾事,歌呼强觅欢。

水落浅滩石出,霜冷疏林叶丹。


天外数声过雁,人在高楼倚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