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


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


露叶团荒菊,风枝落病梨。

身健心闲百虑轻,秋晴未必减春晴。


晨窗暖日烘花气,午枕微风送鸟声。


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笺滑助诗情。

九日秋阴一日晴,山禽应喜我闲行。


幽吭弄暖闲相命,劲翮凌风远有声。


熟果啄馀看核堕,细枝衔得欲巢成。

雨馀清冷近霜天,拄杖闲拖不挂钱。


黄叶舞风初簌簌,碧渠通溜正溅溅。


无情日驭工催老,耐事天公听放颠。

新晴天宇色正青,群鸿高鶱在冥冥。


儿童相呼共仰视,我亦扶杖来中庭。


丰年到处稻粱满,胡不暂下栖沙汀。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读书不愿贤良举,朝醉霸陵暮湘渚。


两鬓从添镜里霜,十年听遍江南雨。


呼鹰台上爱秋清,鹦鹉洲前看晚晴。

浮飙解重阴,白日丽青天。


凛凛秋气肃,萧萧风景鲜。


脂车驾我马,览物往于田。

清风卷氛翳,广野露秋毫。


木落山觉瘦,雨晴天似高。


开窗置樽酒,看月涌江涛。

荒城草露繁,林薄散朝暾。
朱橘思江市,青枫□驿门。
井非王粲宅,锻似吕安园。
片云飞白雨,万壑变清秋。
瓮蚁思新酒,河鱼失旧愁。
嫩凉生枕簟,爽气入梧楸。
海市当寒可出,岳云正雨犹开。
故卷黄茅障尽,为飞碧玉簪来。
楼阁参差霜叶红,湖光秋色画图中。
移船影动波心月,横笛声随水面风。
当日席间先醉客,如今塞上独衰翁。
时事任从儿辈说,新诗谁得老夫降。
鬼名罢检秋堂静,卧看风枝动晚窗。
纤云弄色,西北高楼凉候。
喜连日、萧萧暮雨,洗过清秋。
日影罘罳,一天明爽望中收。
苦雨伤秋稼,朝云忽放晴。
碧空云尽卷,沧海日初升。
久客天涯兴,耕夫陇上情。
秋水碧如玉,秋树红于花。
酒船缘岸转,溪路逐村斜。
菱荇乱柔橹,凫鹥{巾狎}浅沙。
立苍茫,有幽花瘦蝶,相傍弄清光。
云绉舒罗,江纹展练,图画重认潇湘。
便正好登高望远,奈霁色、遥隔楚天苍。
嫩凉天气新晴后。
弯弯月上疏堤柳。
久病未开帘。
山游□未狎,朝隐遂为群。
地僻烟霞异,心闲出处分。
褰开弄晴景,披拂喜朝闻。
昼对南风独闭关,暗期幽鸟去仍还。
如今有待终身贵,未若忘机尽日闲。
心似蒙庄游物外,官惭许掾在人间。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溪声。
涤烦老去卢鸿一,谢俗归来卫叔卿。
未必《茶经》随火化,拟寻茅屋待春耕。
江雨夜来歇,日出残氛散。
掩书下帷行,独步泾边岸。
岸竹泛晴光,泾流乱以灿。
清游尝饮惠山泉,客里披图思惘然。
尚忆信安祠外柳,萧条犹带汴堤烟。
四壁藓花滋,清华壁上诗。
可怜湘水恨,如诵楚骚词。
泉石宜清供,兰荪托远思。
生公性疏旷,相与坐忘机。
水木通禅意,烟云浸客衣。
清谈听落叶,散步入林霏。
每到深秋后,常多积晦天。
讵期昨夜雨,散作满林烟。
红叶沿溪寺,黄云带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