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山水落向高风,万壑千厓出梵宫。
翠幕遥看银榜合,金精虚逐火轮空。
构栏静立翛翛上,冠佩飞行荡荡中。
木落霜清雁影流,偶来长啸独登楼。
笳鸣薄暮寒鸦集,剑倚遥空紫电流。
万里胡尘连大漠,一樽汉月醉高秋。
蓬莱宫阙涵清秋,羽客临风闲倚楼。
海天一碧湛杯水,尘埃九野分中州。
云里仙归鸣佩玉,紫凤琪园自栖宿。
阁小寒宜远,林荒晚带风。
遥山秋色外,独树雨声中。
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
山色边秋晚翠凝,马兰天险势飞腾。
久湮戍火联三镇,近籍名豪实五陵。
都尉何人传射虎,将军今日竞调鹰。
日月惊心剧,乾坤放眼空。
塞寒霜欲度,山迥树新红。
虚壑委蛇出,生烟冥漠通。
赤日照沧洲,秋风吹白头。
尚怀千载虑,还向古人求。
老马不改步,野原今又秋。
木叶洞庭下,秋涛洪泽回。
蛇龙今已放,璧马谩成灾。
苍莽空天合,沉吟晓望开。
细雨杂疏烟,江乡九月天。
黑云低楚岸,红叶上吴船。
水落鱼虾窟,村排雁鹜边。
重阳时节雨纷纷,送酒无人扣野门。
喜得云消三五夜,月光高照菊花村。
过眼云孤,寻秋地窄,凤城今夕。
岸苇无情,盈颠为谁白。
荒坛废宇,斜照外、神鸦颜色犹昔。
雕槛约波,画窗临水,镜外衣尘花雾。
闹红歌板叠鸳桡,占新凉、暗输烟鹭。
秋心最苦。
晚霁江天豁,新秋物色凉。
幽花栖宿雨,高柳饯斜阳。
粳稻经时熟,杯罂破鼻香。
远树岚烟合,孤村落照横。
江从前日浊,山似去年青。
暝色鸦分去,羁愁蛩说成。
碣石寒光远,□□秋色高。
长沙正下叶,曲岸已飞涛。
君王怅晚节,延伫竭神皋。
西风凉冷气萧疏,对景谁能写画图。
红树离离变霜色,黄沙渺渺带烟芜。
岚消断壁山容瘦,水尽遥天雁影孤。
凝望秋原景不穷,凄凄风色去年同。
菊黄枫赤浑闲事,一片西成在眼中。
人间衮衮惜花王,得似东篱兴味长。
撷秀餐英期晚节,相看日日是重阳。
惊风撼树寒飕飕,凝云压城颓不流。
凤凰已去梧桐老,孤台屹立空清秋。
清秋光景望不极,水共长天同一色。
三城引望思依依,秋入衡阳雁始归。
共酌花边风物丽,忽闻江上鼓鼙希。
苍茫树色连烟火,澹荡山光接翠微。
暮烟横郭远,返照入江虚。
独倚孤篷外,秋山红叶初。
柱笏西山爽气浮,傍林野鸟竞啁啾。
烟笼淡柳丝丝暮,风卷残荷叶叶秋。
有客题诗酬逸赏,几人缓步接清游。
粤王楼阁引飞峦,别苑离宫草树残。
正朔已非秦日月,朝台犹忆汉衣冠。
风生禾黍樵歌歇,秋入关河夜柝寒。
南溟天尽处,独上最高楼。
霸气何年壮,人烟一水浮。
风高微雁影,岛细乱渔舟。
水落滩逾险,秋风动远思。
青山千里梦,红叶一林诗。
刹古穿云没,帆轻出谷迟。
西风猎猎动寒波,荥水相逢一浩歌。
广武秋阴迷旧垒,太行晴色下长河。
黄蒿断岸奔流急,野寺疏杨夕照多。
巍峨层堞俯晴溪,极目金陵落照西。
江到石城千派合,山围天阙万峰低。
岚烟翠迥余龙气,玉树歌残咽鸟啼。
危亭如翼俯山南,石磴云根宿雨含。
秋树参覃新脱翠,水烟空阔远浮蓝。
吟边不少闲仙共,佳处还支瘦竹探。
数声离雁下寒汀,世事相看散野萍。
入水苦匏思共济,望秋蒲柳感先零。
忧心满似将圆月,旅鬓疏同避晓星。
一江风打钓鱼船,十里潮荒种蛤田。
歌板酒旗都不见,冷清清是白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