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


为思池上酌,先觉瓮头香。


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生杀循环本自然,可堪肃肃出乎天。


休嗟物理易雕瘁,好看西成报有年。

宫样鹅黄绿带垂,中州未省见仙姿。


只疑湘水绡机女,来伴清秋宋玉悲。

此心兼笑野云忙,甘得贫闲味甚长。


病起乍尝新橘柚,秋深初换旧衣裳。


晴来喜鹊无穷语,雨后寒花特地香。

凉夜竹堂空,小睡匆匆醒。
庭院无人月上阶,满地栏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道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
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兹有蜜果四盝,糖霜饼四包,郎君鲞廿尾,烛百条拜纳,聊见微意,辱略物领,诚感当何如。
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

天气秋高正泬寥,海风虽急不终朝。


几畦丛菊如云烂,两岸芦花似雪飘。

近交谁复是良朋,一半山人一半僧。


落叶满阶风自扫,危楼乘兴月同登。

农休事简人多醉,风静秋深虫独喧。


城市自然闲客少,过时不见款柴门。

天也因人热。
甚秋风、年年容易,者回奇绝。
燄燄烧空云如火,占断沧溟空阔。

风露损衣裾,秋深怀故庐。


仆方谈夜梦,客至得家书。


子黑石莲老,柿红霜叶疏。

易侯意气天下无,蚤年宦籍通皇都。


豸冠绣服天咫尺,风裁落落长安途。


一朝使酒忤权贵,凭陵太白歌呜呜。

井梧阶叶惊秋早。
分共黄花老。
重阳已过懒登临。
秋深木落草阑珊,遥望皖公独掩关。
莫道高人能遁世,世间元亦有灊山。
今岁气殊暖,秋深黄叶无。
云常蒸远峤,天只到平芜。
月不怜人老,风难与病苏。
策杖行行过石桥,农家鸡黍远相招。
田铺棋局露鸦下,山展画屏烟雨描。
病骨枯于秋后叶,诗怀雄似海东潮。
擪笛吟边,停灯酒后,月高烟净。
疏林水色,衬出空青天影。
近二更、霜气棱棱,绝无过雁虚檐静。
出水荷钱看到花,又成败叶上轻槎。
坐惊大陆深秋气,偏贷馀生阅物华。
皈佛只赢心地净,忧天能免鬓霜加?
相知犹有同心侣,不怨离人不忆家。
孤灯照无寐,飘泊寄僧房。
蕙草零秋露,莎鸡啼夜墙。
愁来嗟伯道,老去忆冯唐。
海陵萧寺里,独客感秋深。
只有君知己,更无人听琴。
鹡鸰天共影,促织夜偏吟。
乾坤悠悠书两幅,墨光深照西湖渌。
人间番覆似浮云,此纸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评,右军姿媚宜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