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腊前催唤主林神,玉树飞来不动尘。


契阔西湖惭处士,飘零东阁似诗人。


一天午梦空花碎,满地春愁月影新。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子丹。


山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绽水精丸。


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

瘦却剩烟,娇偏宜雨。
傍窥宋墙阴,目断初遇。
别是幽情脂粉外,那得红丝轻许。

一寸苍根手自锄,年来绕屋亦扶疏。


客来但爱清阴好,不见幽人涧下居。

小草偷微生,崛强沮洳间。


托根倘失所,憔悴无好颜。


嗟哉一大地,宁无尺寸闲。

大年著色山前雨,摩诘无声句里秋。


已是湖山无限好,更栽芦叶伴轻鸥。

惯作梅花树底眠,老来何事作弹冠。


诗翁句里无官样,只合孤山月下看。

旧日溪边醉帽斜,玉蕤如雪照乌纱。


如今欲折疏疏蕊,无奈霜蓬不受花。

六尺墙边满树霜,分明不是世间香。


黎郎可笑无风味,要把渠侬聘海棠。

昭文馆外无花看,吴市津头买树栽。


花本无情天有意,忍寒教为老人开。

昔闻红桂枝,独秀龙门侧。

越叟遗数株,周人未尝识。

平生爱此树,攀玩无由得。

一水疏篱映,见小桃朱朵,墙角低亚。
丽质天生,甚芳根偏寄,冷烟茅舍。
休问量珠价。
前年花在玉堂日,偶和成编竞出奇。
今日篆畦同寂寞,碧桃无语我无诗。
春衫露染玉肌寒,来自于阗植小园。
欲寄平安无好句,不如来此共凭栏。
曾闻郑女咏同车,更爱丰标淡有华。
欲傍苔莓横野渡,似将铅粉斗朝霞。
品题从此添高价,物色仍烦筑短沙。
五丝续命觉难牢,种树先寻丈二高。
旋有烟云归户牖,即供吟笑助蓬蒿。
花开映彻千层锦,风摵喧成八月涛。
万里烽烟白下归,抚棺空自湿征衣。
重言共过梅花岭,伤逝同嗟弹子矶。
幸有一龛分佛火,定知遗恨在金微。
燕山尚有结茅茨,数载交情一梦辞。
未丧此心君正活,难忘旧日我长悲。
寒风有意吹松柏,墓草无情爱别离。
中丞道味实纯和,执卷微言析更多。
未捷戎衣歌薤露,空留山月照藤萝。
庭森独树难寻梦,天丧斯人可奈何。
拱把而今正可怜,栽培爱尔大庭前。
从来有相标无相,此意依然又惘然。
海上云霞吹雨气,林间星斗照诗篇。
刺桐移种福堂前,柔干融融带海烟。
布叶未能遮晓日,开花先爱起枯禅。
土痕蚀退根初定,雨气侵多色更鲜。
海上求仙客,河阳宰邑人。
曰予从宦侣,偶与二事均。
卜筑宫城侧,地接仙源邻。
扶疏双桂植山幽,移向君家十二楼。
此日骚人暂延伫,他年词客重淹留。
花含合浦千峰露,林侣贲禺八树秋。
酣酒朝天,秾妆映日,物华苒苒如水。
泪染铜驼,梦摇金凤,似识井瓶名字。
炉香御惹,嗟细掐、痕寻玉指。
主人宜避地,问汝亦何辜。
去年劝相到云根,满树花光欲照人。
料得今年花更好,无端风雨阻行春。
海棠一树竹篱根,密掩深藏若避人。
移向亭前端有意,要令山下尽知春。
异卉毵毵向小楼,每逢词客重淹留。
清魂已断滕王阁,瑞色如存白鹭洲。
巧萼淡妆偏爱目,翠翘浓抹更宜秋。
越王楼下种成行,濯濯分来一苇杭。
偃盖可须千岁干,封条已傲九秋霜。
含风便有笙竽韵,带雨偏垂玉露光。